《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成果发布会召开

2013年1月4日,清华简第三辑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的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隆重召开。教育部领导及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成果发布会。

2008年7月,清华大学接受校友捐赠,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其总数约为2500枚。经专家鉴定,清华简的内容全部都是古书,其中有许多经、史一类的文献,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意义特别重大。为了更好地保护、整理和研究这批竹简,清华大学专门成立了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延请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教授担任中心主任,来负责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从事清华简整理研究工作。经过中心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清华简第一辑和第二辑整理报告分别已于2010年和2011年年底出版,这次整理出版的清华简第三辑整理报告则是清华简整理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

清华简第三辑整理报告一共收入了六种八篇清华简文献,分别是《傅说之命》三篇、《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以及《赤鹄之集汤之屋》。这批文献均已失传两千多年,这次整理公布,将会对历史学、文献学、文学史、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在本辑公布的清华简中,《傅说之命》三篇非常值得关注,它就是古代文献中所提到的《说命》三篇,记述的内容是商王武丁获得贤臣傅说,并让他努力辅佐自己治理国家等情况。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篇简文的内容与东晋时期出现的伪古文《尚书》的《说命》篇完全不同,这种情况在清华简第一辑整理报告中已经出现,它再一次证明,传世的伪古文《尚书》确系后人伪作,这对于中国学术史的研究,无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辑整理报告所收的两篇西周时期的佚诗,也是极其重要的文献。作于西周初年的,是类似《周颂》的《周公之琴舞》;作于西周晚期的,是类似《大雅》的《芮良夫毖》。《周公之琴舞》为周公及周成王所作,是一组十分珍贵重要的乐诗,由十首颂诗构成,堪与备受学者重视的《大武》乐章相比,其内容与周公还政、成王嗣位有关。这不仅是佚诗的重大发现,也是佚乐的重大发现。《芮良夫毖》的作者是周厉王时的大臣芮良夫,该篇简文由两首儆戒性质的“毖”诗组成,如果以之作为一体来看,全诗长达180余句,这要比传世《诗经》任何《雅》、《颂》都更长些。诗的内容反映了西周后期政治腐败、外患严重的严峻局面,对于学者重新研究这段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本辑整理报告中公布的《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三篇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良臣》补充了多位过去未知的历史人物;而《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则与古代的巫术活动有关,为思想史研究提供了一批新颖的材料。

在成果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对于清华简第三辑整理报告的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教育部领导、清华大学谢维和副校长以及复旦大学杰出教授裘锡圭先生、安徽大学黄德宽教授、武汉大学陈伟教授等学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祝贺清华简整理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