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可以参加今天的发布会,使我得以与在座各位一同先睹《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的整理研究成果。在此,我谨代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对《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的正式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以李学勤先生为带头人的竹简整理研究团队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不久前闭幕的十八大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着重强调了增强文化软实力需要努力达到的新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向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增强文化软实力要求的提出则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的重要指导。
胡锦涛同志还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历一代代汰洗和沉淀而传延下来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据。清华简中包含了大量的经、史类文献,涉及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2009年5月,温家宝同志在视察清华简时深刻指出,“清华简”是国家的国宝、民族的自豪,不仅有考古价值,还记载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科技,而且补充了我们已经缺失的很多东西,从各个方面来看,其价值怎么估计也不算高。今天与大家见面的清华简第三辑整理报告中包含了六种前所未见的古代文献,其中既有亡佚已久的《乐经》、《尚书》中的篇章,也有记载早期历史与传说的作品,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势必对古代文明的研究乃至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教育部一直全力支持清华简及出土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袁贵仁部长、李卫红副部长先后到清华大学视察,提出要大力加强对清华简的保护、整理和研究。2009年底,教育部将清华大学提出的“出土简帛与古史再建”课题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正式立项,投入380万元予以重点支持。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教育部特事特办,正式批准清华大学设立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有着悠久的文科传统,孕育和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近年来清华大学着力推动人文学科的发展与振兴,特别是对清华简的保护与整理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去年以来,教育部开始试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清华大学首批报送的两个培育中心就包括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这在清华大学这样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顶尖高校殊为难得。近期,清华简博物馆大楼也将破土动工,这又将为清华简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今后,教育部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清华简和其它古代典籍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我们深信,在清华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统筹安排下,李学勤先生带领的学术团队一定会更加认真地做好清华简的各项保护、整理和研究工作,继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奋斗。
最后,预祝清华简的整理研究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并祝各位学者、各位来宾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