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丨第二届“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议程

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秘书处承办的第二届“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将于20251018日至19日于北京召开。

开幕式

20251018日(星期六)上午

时间:9:00-9:40

地点: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

主持人:清华大学副校长吴华强 教授

9:00-9:10

论坛组委会主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致辞

9:10-9:20

教育部语信司司长刘培俊致辞

9:20-9:30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长、吉林大学原副校长吴振武致辞

9:30-9:40

牛津大学写本与文本文化中心主任麦笛(Dirk Meyer)致辞

会场合影

时间:9:40-10:00

第一场主旨报告

地点: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

时间:10:00-12:00

(每人报告30分钟)

主持人:黄德宽 教授

夏含夷(Edward Louis Shaughnessy《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项目的概况

傅敏怡(Michael Friedrich):多篇文本写本:以张家山247汉墓出土《奏谳书》为例

陈伟:简牍新发现与秦汉律典的几点思考

顾史考(Scott Bradley Cook):从曾侯乙编钟铭文到清华简《乐风》篇:略论先秦乐理及其在出土文献上的反映

开幕式及第一场主旨报告线上直播平台:

学堂在线 清华大学官方微博 清华大学官方微信视频号 清华大学官方b站号 清华大学官方抖音号 清华大学官方快手号 清华大学百度百家号

“学堂在线”网络直播二维码:

学堂在线直播链接:

https://www.xuetangx.com/live/live2025gwzyzhwm/live20251018gwzyzhwm/28601721/70468360?channel=i.area.course_list_all

分组讨论

1018日(星期六)下午:14:00-17:30

每篇论文报告及讨论15分钟

第一会场:甲骨组

地点:西郊宾馆1号楼二层第一会议室

主持人:张玉金、李爱辉(上半场);陈剑、刘影(下半场)

14:00-15:30

陈剑:殷墟卜辞与疾病有关之“”字读法补说

刘源:结合《春秋》《左传》谈甲骨金文中的“滅”(翦、捷)

蒋玉斌:甲骨文所谓“月比斗”“夕从斗”卜辞再研究

方稚松:申论甲骨文中的“兮”当释为“禜”

李春桃:甲骨金文中的“㕦”字释读及相关问题

葛亮:“肉”“哆”辨析——说“多”及甲骨文旧释“祭”“捪”之字

15:45-17:30

赵鹏:首甲颈甲粗糙区的讨论——以《中历藏》为例

李发:殷墟卜辞断读辨析二题

周忠兵:“始”字小考

齐航福:谈谈“逸+名词”式卜辞的句读及相关问题

刘云:说“咎”

袁伦强:甲骨文校读札记五则

莫伯峰:数智化整理与甲骨文校重

第二会场:金文组

地点:西郊宾馆1号楼二层第二会议室

主持人:郎剑锋、陈斯鹏(上半场);曹锦炎、董珊(下半场)

14:00-15:30

曹锦炎:新见子铜器铭文及其相关问题

董珊:令尹城与楚君监戈考

吴良宝:韩兵二年野王令戈年代考

尤锐(Yuri Pines):从曾国青铜器铭文看楚曾关系以及楚国的“软实力”

吴毅强:金文所见两周曾楚王室婚姻关系探研

向明文:出土文献视野下的成都包家梁子墓地人群构成及相关问题

15:45-17:30

郎剑锋:邿子鼎与邿姓新证

陈斯鹏:景孙朝鬲、壶铭文释疑

谢乃和:从新出金文豳公盨看中国早期国家的本土生成理论

谢明文:说金文中的{昧}{

蔡一峰:春秋秦公器“高引有麐”补释

鞠焕文:金文旧字新识

陈晟:夏饷铺鄂国族姓新识

第三会场:战国文字组

地点:西郊宾馆1号楼二层第三会议室

主持人:徐在国、侯乃峰(上半场);陈伟武、石继承(下半场)

14:00-15:30

陈伟武:试说上博简和清华简中的“斋”与“祈”

沈培:清华简《两中》所反映的击鼓鸣冤制度

曹峰:清华简《两中》所见名号辨析

王志平:清华简《皇门》“不共于卹”新解

苏建洲(Su, Chien-Chou):上博简《柬大王泊旱》简18“轩轾”补议

侯乃峰:清华简《保训》与《论语·尧曰》之“中”的会通

15:45-17:30

邬可晶:伏羲名义续考

陈颖飞: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学派归属新论

芳菲(Flaminia Pischedda):音文维一体论:《筮法》中的韵式与枢纽句

范丽梅(Pham Lee-moi):清华简《五纪》首章疑难字词考释

周博群:清华五《殷高宗问于三寿》补释

陈民镇:王家嘴简《孔子曰》齐桓公“知乐”考

何义军:释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字——兼谈《郑风·扬之水》的诗旨

第四会场:秦汉文字组

地点:西郊宾馆1号楼二层第七会议室

主持人:张德芳、刘自稳(上半场);侯旭东、熊永(下半场)

14:00-15:30

李均明:说“规范”——从井、刑、型三字的演变谈起

侯旭东:秦代文书传递中“檄”的制作与使用考——兼论“檄”的基本功能及拓展

邹水杰:秦汉县丞行政权力演变与主官负责制的形成

鲁家亮:走马楼西汉简牍“长沙临湘少内禁钱计校缪案”初读

土口史记(Tsuchiguchi Fuminori):秦代郡县关系管窥:里耶秦简所见文书行政的繁忙与空闲

唐俊峰(Tong, Chun Fung):汉代官吏生成行政文书文本之能动性:以长沙走马楼西汉简“宫司空狱史外、不识故弗举劾武请擅解脱易桎案”为例

15:45-17:30

孙家洲:“秦七大刻石”研究的几点思考

蔡亮(Cai, Liang):囚徒政治与囚徒经济:当秦汉行政领域成为开放监狱(Convict Politics and Convict Economy: Administrative Space as Open Prison in Qin-Han Dynasties

凌文超:马王堆三号汉墓纪年木牍及墓主人问题补议

马增荣(Ben Ma):汉令中的交叉引用:以《津关令》和《功令》为例

杨博:“因俗简礼”:周秦汉国家治理的重要原则

徐畅:《简牍探中华》新披露东汉“君教”文书牍的学术价值

吴冬明(Wu Dongming):“女子为正”与朝代之变:秦汉代际时期普通妇女的生活

第五会场:文字与文明组

地点:西郊宾馆1号楼二层第六会议室

主持人:李守奎、马晓稳(上半场);薮敏裕、张富海(下半场)

14:00-15:30

小寺敦(Atsushi Kotera):关于战国时代的墨家:从清华简政治思想类诸篇看战国时代楚地域的思想情况

宁镇疆:出土文献所见周人古辞“节节”研究

刘光胜:出土文献与春秋时期天命观念的嬗变

李锐:先秦“愚民说”辨析

张富海:《小雅·采菽》“膍”字解

熊长云:魏国衡制与币制中的釿

15:45-17:30

陈松长:《说文解字》中的小篆再认识

林志强:《字源》修订说明二则

王立军:《说文》汉字阐释的系统制约

来国龙(Lai, Guolong):从“文字借用”的角度看中国早期文字的发展

吕亚虎:“字”字形义建构管见

野原将挥(Nohara Masaki):也谈“夥”字的上古音构拟

马晓稳:《说文解字》“酉”字古文的生成

分组讨论

1019日(星期日)上午:9:00-12:00

每篇论文报告及讨论15分钟

第一会场:甲骨组

地点:西郊宾馆1号楼二层第一会议室

主持人:李雪山、李发(上半场);刘源、李春桃(下半场)

9:00-10:15

朱凤瀚:试论殷虚卜辞中作为军队的“马”与“多马”

张玉金:论殷商时代的日祭及其相关问题

孙亚冰:商代外舍产子风俗考

张新俊:释甲骨文中的“䵒”——兼谈卜辞中的酳尸礼

黄益飞:从庭实到贽:古文字所见商周宾礼的演进

10:30-12:00

李雪山:人工智能图像技术辅助无字甲骨钻凿分组分类的初步探索

刘永革:数智时代古文字研究需要字库吗?

崎川隆(Sakikawa Takashi):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支持下的甲骨材质统计

赵爱学:徐乃昌《积余甲骨文拓片》与国图甲骨实物的对照

李延彦:殷墟卜甲甲桥形态及相关问题初探

名和敏光(Nawa Toshimitsu):释“乃”字及“仍”“”字

第二会场:金文组

地点:西郊宾馆1号楼二层第二会议室

主持人:黄国辉、陈英杰(上半场);何景成、冯峰(下半场)

9:00-10:15

何景成:公贸鼎铭文新解

袁金平:格姬簋铭“见曶于王”考

韩巍:晋侯墓地M91出土倗簋、伯喜父簋略论——兼谈西周中期晋侯墓的断代

胡嘉麟:仲筍人器铭文与西周时期的宜国

罗新慧:西周时期带有地域、个人色彩的流动

10:30-12:00

陈英杰:两周金文中的“王”与“天子”称谓及其相关问题

黄国辉:论周人自我称谓的转变与政治自信的生成

陈小三:引领风气 示人规矩——李学勤先生对青铜器形制研究的贡献

禤健聪:曾侯与钟“伯适上宠”释说

于薇:西周金文中的“遹”与津渡

王进锋:文明起源与发展演变视角下的先秦乡制

第三会场:战国文字组

地点:西郊宾馆1号楼二层第三会议室

主持人:冯胜君、程燕(上半场);沈培、苏建洲(下半场)

9:00-10:15

吴振武:谈一组传世与出土战国文物

徐在国:古陶文题跋的高峰——吴大澂

肖毅:再说战国文字中的“虍”

张振谦:齐陶文“繇”字考释两则

石继承:三晋古玺中的“”字

10:30-12:00

大西克也(Onishi Katsuya):试论楚简中的“数+量+名”结构——楚简在数量结构研究中的重要性

张闻捷:浅析武王墩墓卜甲上的“长灵”书辞

程燕:“差池”考辨

范常喜:楚俎“”“”命名理据考

单育辰:谈楚简一种特殊形体的“乳”

邓佩玲(Tang, Pui Ling):楚地文字资料所见“殹”的历史演变

第四会场:秦汉文字组

地点:西郊宾馆1号楼二层第七会议室

主持人:孙家洲、凌文超(上半场);杨小亮、鲁家亮(下半场)

9:00-10:15

杨小亮:汉代简牍所见马之口齿图诀

小林文治(Kobayashi Bunji):再论悬泉置《四时月令诏条》文书性质问题

赵争:简帛文献与早期医书的成书——以天回医简为中心

刘自稳:“毋二尺告劾”新解

黄浩波:《天回医简》“马齿表”的复原和解读——兼及数批秦汉时期马齿相关文献的解读

10:30-12:00

刘绍刚:草书来源中的古文

王化平:数、象、辞与卦气——从出土文献看早期筮占和易学的发展脉络

魏宜辉:秦汉玺印姓名考析(续二十)

王挺斌:北大秦简《祓除》“正昼”释义商榷及清华简《两中》涉及时称一段简文的讨论

曹天江:日本木简研究的路径与启发——在中日比较的视野下

刘海宇:汉代墓葬出土战国文字印章现象研究

第五会场:文字与文明组

地点:西郊宾馆1号楼二层第六会议室

主持人:宁镇疆、杨坤(上半场);陈絜、贾连翔(下半场)

9:00-10:15

张怀通:清华简《耆夜》“周公叔旦为宔”新释

陈絜:清华简《系年》第二十二章文字补释与地理笺证

薮敏裕(Yabu Toshihiro):从《清华简》〈金縢〉篇看《尚书》〈金縢〉篇

黄冠云(Kevin Huang):《赤鹄之集汤之屋》的一个难解之处

石安瑞(Ondřej Škrabal):试论清华简《成人》的思想与时代定位

10:30-12:00

王素:王懿荣与刘承幹——以刘承幹编校《王文敏公遗集》为中心

徐义华:汉字为什么能坚持表意属性

葛觉智(Yegor Grebnev):出土文献中“改朝换代”时期的阴谋:篇章结构的分析尝试

阿列霞(Olesia Volkova):在比较视野下谈商代文字材料中的时间观念

李博威(David Joseph Lebovitz):安大简和毛本《诗》视角下《耆夜·蟋蟀》的文本身分再谈

梅林(Maddalena Poli):王家嘴《孔子曰》、安大简《仲尼曰》与《论语》对读和分析

第二场主旨报告

20251019日(星期日)下午

地点:西郊宾馆5号楼二层金缘厅

时间:14:00-15:40

(每人报告20分钟)

主持人:王立军 教授

高嶋谦一(Takashima Ken-Ichi):An Innovative Use of the Repetition Sign in the Shang Writing System:"Moxibustion" with a Short Excursus to Its Practice

黄天树:甲骨文中所见的商代建筑流程

籾山明(Akira Momiyama):作为行政文书的爰书——兼论公文末尾的套语

徐富昌(Hsu, Fu-Chang):出土《苍颉篇》与《说文解字》

风仪诚(Olivier Venture):考古背景中的战国秦代玺印

闭幕式

20251019日(星期日)下午

地点:西郊宾馆5号楼二层金缘厅

时间:16:00-17:00

主持人:程浩 副教授

16:00-16:50

分论坛学术报告总结

(王子杨、严志斌、石小力、郭伟涛、刘国忠)

16:50-17:00

闭幕致辞(黄德宽)

17:00

论坛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