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丨李峰:Literacy和早期中国:古代文明比较研究的新视角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前沿系列讲座】

第十六讲

Literacy和早期中国:古代文明比较研究的新视角

主讲人

李峰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

早期中国历史和考古教授

哥伦比亚大学唐氏早期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人

严志斌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

讲座时间

2025910日(周三)1530

讲座地点

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441

内容简介

Literacy是西方历史学中一个饶有趣味的研究领域,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中却很少被提到。不仅如此,literacy在汉语的语言体系中也很难找到一个对应的词(最接近的含义是阅读和书写两种能力相加)。本讲将讨论literacy现象在早期中国研究中的特殊意义,并探讨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这一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我们可以对literacy在早期中国不同时期的状态和其发展过程进行一个初步的评估。

主讲人简介

李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早期中国历史和考古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唐氏早期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陕西宝鸡人。1983年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8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硕士学位,之后从事西周都城丰镐遗址的发掘。1990年进入日本东京大学并于次年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赴美国继续学习,于200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1年起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至今。2015年荣获哥伦比亚大学伦菲斯特杰出教师奖。学术兼职包括德国海德堡大学全职代任教授(2018),吉林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15-2019)。2006-2012年主持调查和发掘山东龙口归城故城遗址。中英文代表著作包括《西周的灭亡》(2007;英文版2006),《西周的政体》(2010;英文版2008),《金文书体和青铜器研究》(2018),《早期中国:社会和文化史》(2022;英文版2013)。编著包括Writing and Literacy in Early China (2011),《龙口归城:胶东半岛地区青铜时代国家形成过程的考古学研究》(2018),《张长寿、陈公柔先生纪念文集》(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