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反映中国历史学研究前沿,构建权威、科学、公正的历史学评价体系,引领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自2020年开始推出年度报告《中国历史学前沿报告》,旨在梳理研究进展、盘点研究热点、推荐好书好文。通过专家推荐、大数据采集、课题组筛选、问卷调查、专家审定等程序,推荐出2024年度中国历史学十大研究热点、五部好书和十篇好文。
近日,“2024年中国历史学十篇好文”发布,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程浩副教授论文《大一统视野下的西周分封制》入选。


推荐专家:刘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推荐意见:近年来西周考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新见青铜器与金文增添研究分封制的新史料,清华简《系年》《封许之命》《四告》等篇也有助于此课题的探讨。分封制考察的重点在于,王室与诸侯封地之间政治、经济、军事关系及其权力分配模式,其研究仍有较大空间,可进一步深入开展。此文运用丰富的史料,包括传世文献、西周金文与清华简相关诸篇,客观分析诸侯的政治身份与地位、作用;指出“侯”并非爵称,而是地方上负责候望的官员,其最主要的身份还是王臣,“侯”的辖区具有鲜明的地方政治军事组织特色。此文认为周王可册封、更换、裁撤“侯”,“侯”的继承人必须得到周王认可;周王任命、统御“侯”辖区内重要官员,派遣监官,周王外出巡狩,诸侯定期朝觐、上缴贡赋及召开盟会,均是周王朝管制诸侯的措施。要之,西周中央从法政、财政、军政等方面均有权管控诸侯;相应地,诸侯基本恪尽职守、勤恤王事,裂土自重、对抗中央的情况较少。此文跳出经学中诸“侯”为爵称的传统思维,利用古文字、文献学、考古学最新成果,以史学思维细致且深刻剖析分封制度及其在治国理政方面的具体举措,深化了对西周政治文明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