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丨校领导带队访问奥地利、德国、法国

414日至18日,副校长彭刚带队访问奥地利、德国、法国,出席2025年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并赴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维也纳大学、汉堡大学、法兰西公学院等国际组织和合作高校访问交流。

2025年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开幕现场

414日上午,2025年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开幕。此次活动以“字贯古今 画承千载——从战国竹简到当代书画”为主题,由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主办,清华大学等单位展示了清华简等早期文字资料,共同献上一场中国文化盛宴。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李松大使,各国际组织负责人、各国常驻代表、国际职员等500余人出席活动。

彭刚在开幕式致辞中援引了钱钟书先生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世界文明之间互相成就、开辟新的合作空间的必由之路。他同时介绍了清华大学在人文学科建设以及与国际组织的人才合作等方面的举措。

当天下午,彭刚一行参加了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之“人工智能与中国古文字研究”学术沙龙,并访问了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参观维也纳大学

415日下午,彭刚一行访问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双方就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合作进行了探讨。

415日晚,彭刚一行访问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拜会了李松大使,双方就进一步推动完善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常态化机制进行了探讨。

416日上午,作为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之一,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主任刘国忠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会议厅作了题为“清华简与中国古代的简牍文化”的学术报告,以《算表》为例展现了清华简在文化、科技、思想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奥地利校友会会长孙凯超参加了活动,彭刚与其进行了交流。

参观汉堡大学数字提取与文物保护实验室

417日,彭刚一行访问德国汉堡大学,与汉堡大学写本文化研究中心就自然科学技术在出土文献研究领域的运用、双方互派访学师生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彭刚表示,出土文献研究是百年来东西方学界共同关注的研究话题,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和汉堡大学写本文化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各自积累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可以密切合作、优势互补,以创新和合作的姿态共同推动社会对人类不同文化传统的理解。汉堡大学副校长费拉铁娜(Natalia Filatkina)出席交流活动并致辞。汉堡大学教授傅敏仪(Michael Friedrich)与刘国忠分别介绍了双方的学科建设情况与最新科研进展。座谈交流后,彭刚一行还参观了数字提取与文物保护实验室。

418日,彭刚一行访问法兰西公学院,与法兰西公学院汉学研究所就清华简合作研究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法国高等实践学院教授风仪诚(Olivier Venture)与刘国忠分别介绍了双方的研究任务与科研进展。当天下午,彭刚一行还与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杨新育大使等进行了会谈。

文科处、出土文献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有关活动。

转载自:清华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