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宽:古文字学交叉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11月7日,清华大学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的清华使命与担当”为主题召开2023年文科工作会议。专题研讨环节,受邀分享嘉宾从理论学派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交叉学科建设等角度分享了推动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的相关实践与探索。

以下为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发言全文。

根据本次会议安排,我就“有组织推进学科建设”问题做一个发言。下面结合出土文献中心古文字学交叉学科的建设情况,谈谈我们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一、学科建设背景

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建立于2008年,为学校“非实体跨学科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开展清华简的收藏保护和整理研究。经过十年的建设和发展,20184月第21次校务会议决定“将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实体化”,要求“出土文献中心按照建成世界一流文科研究中心的目标,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优势,带动和促进出土文献与语言学、历史学、文学、哲学、艺术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我国出土文献研究与人才培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实体化建设标志出土文献中心发展跨入一个新阶段。

二、任务与思考

在实体化建设过程中,出土文献中心如何实现“世界一流文科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如何“带动和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世界一流文科研究中心”的建设,关键是要有世界一流学科的支撑。“出土文献”是以地下新发现的文字资料和文献形态而划分出的文献类型和研究领域,并非是一个学科概念,出土文献的整理研究,涉及语言学、历史学、古文献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在现代学科体系中,这些学科各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和学科定位,且其中任何单一学科都无法适应出土文献研究对多学科参与的需求。如何确立建设“世界一流文科研究中心”的支撑学科,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经过分析,我们提出以古文字学作为支撑学科建设的设想。古文字研究源远流长,两汉时期既已发端,经过传统语文学、金石学等不同发展阶段的积累,尤其是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1899年)以及中国现代学术的兴起和大量古文字资料的不断出土,古文字研究逐步成长为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其研究领域包括商周甲骨文、金文以及战国秦汉简帛等。近几十年,古文字学的发展呈现出与语言文字学、历史学、古文献学和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鲜明特征,古文字学与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结合近来也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因此,以古文字学作为建设“世界一流文科研究中心”的支撑学科,与出土文献中心的发展目标契合度最高。

古文字学是否能作为建设“世界一流文科研究中心”的支撑学科,仅仅从学科匹配角度分析是不够的,还要从国家重大需求、学校办学定位、学科已有基础与发展趋势以及科研和人才储备诸方面做全面、客观地评估。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以古文字学学科作为建设重点,符合中央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符合学校建设世界一流文科的发展规划;而且清华古文字学研究的深厚传统、学术积淀(国学院、王国维、陈梦家、李学勤等),特别是清华简的收藏与整理研究成果,也为古文字学学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古文字学作为支撑学科也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那就是在我国学科与学位授权体系中,古文字学学科的属性和地位并不明确,这成为古文字学学科建设的一大障碍。只有打破常规,扫除障碍,确立古文字学学科在学科体系中相应的地位,才有可能开辟古文字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广阔空间。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谋划与实践

在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逐步理清思路,统筹谋划,着重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拓展学科方向,找准学科定位。按照构建古文字学知识体系、完善学科方向进行合理布局,在突出清华简整理研究和战国文字研究优势的同时,拓展甲骨金文、秦汉简帛和汉字理论等研究方向,在全面覆盖古文字学科各方向的基础上,形成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

2B9D2

(二)围绕各学科方向,组建一流人才队伍。在学校支持下,采取引进、培养、双聘、特聘和海外聘请等灵活、多元政策,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一支世界一流的古文字学人才队伍,形成核心竞争力。经过几年的努力,本学科现已建成一支跨学科、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担任(或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古文字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3人,国家一级学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6人,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5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清华大学仲英青年学者2人、学术新人奖获得者2人。同时,外聘专家4人、海外名誉教授1人、杰出访问教授2人。

(三)有组织开展科研协同创新,打造一流学术精品。通过有效组织,全面提升中心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近5年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项以及其他纵向项目73项,总项目经费约2100万元人民币。推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共5辑)、《五一广场东汉简》(共8辑)《甲骨文摹本大系》《出土数字卦文献辑释》等著作45种,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语文》《历史研究》《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Early China》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近400篇。中心教师完成的成果得到学术界较高评价,共获得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二等奖、郭沫若历史学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奖励30余项,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心科研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成为推进古文字学学科和世界一流文科研究中心建设的强劲动力。

(四)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冷门绝学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人才培养是古文字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围绕古文字学科建设,中心承担了强基计划古文字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培养方案制定等工作,担负全部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和学生指导教师;在人文学院统一安排下,不断改进古文字学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同时,还面向全校开设多门人文通识课程。五年来,中心教师共开设各类课程43门,招收博、硕士研究生65名,毕业研究生30名,接收博士后和高访人员17名。近年来中心的毕业生和出站博士后,大都在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就业,成为出土文献与古文字领域的有生力量。

(五)加强学术交流合作,抓好学术条件和环境建设。高质量学术交流合作、一流学术条件和环境,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研究中心的基本要求。几年来,通过召开清华简年度发布和研讨会、实施王国维学术讲座提升计划、启动清华简英译国际合作项目、创立“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创办本领域唯一学术期刊《出土文献》等学术品牌建设,加强了中心的学术交流合作,扩大了中心学术影响。随着人文楼的落成使用,根据建设规划,完成竹简库房、简牍保护和研究实验室、出土文献资料中心和各类交流研讨室建设,中心已建成一流的学术条件和环境。同时,我们重视中心学术文化建设,建立李学勤纪念室等,努力培育与“世界一流文科研究中心”相适宜的学术文化。

(六)自觉服务国家需求,展现一流研究中心的社会服务功能。中心实体化以来,立足于学科专业特色和学术优势,主动服务国家文化建设重大需求,多层面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社会服务。如:承担教育部、国家语委“甲骨文研究与应用专项”专家委员会工作,协助组织开展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继牵头组织“2011协同创新“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之后,主动建议中宣部等八部委启动实施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作为首席专家、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秘书处所在单位,牵头组织全国17家单位4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实施该项工程,已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中心教师还为国家语委、国家有关部委和新闻单位,提供各类专业咨询服务,开展文化普及讲座,以专业知识服务于国家文化建设和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受到广泛好评。

7B7D2

四、进展与愿景

以上是中心围绕推进世界一流文科研究中心建设,有组织推进学科建设所做的一些努力和尝试。经过几年的建设,2022年,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中心正式启动论证和申报建立古文字学交叉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并公布。古文字学交叉学科的申报获批,确立了古文字学学科在国家学科和学位授权体系中的地位,成为我国首个独立设置的古文字学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我校古文字学学科也因此成为唯一从本科到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完备的高校。这是学校将中心建成世界一流文科研究中心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古文字学学科建设突破障碍所取得的重要进展。

古文字学作为交叉学科,下设五个学科方向(二级学科):(1)古文字学理论与方法;(2)商代文字与历史文化;(3)西周文字与历史文化;(4)春秋战国文字与历史文化;(5)秦汉文字与历史文化。

古文字学学科建设的长期目标是:建成支撑我国古代文明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古文字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完善且动态优化的古文字学科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式、质量评价和质量管控体系方面形成有指引价值的创新模式,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向全国范围推广。培养大批从事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在文化传承传播事业中能担当大任的高层次人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做出重要贡献。经过长期持续的建设,形成古文字学交叉学科建设的基本标准,推动古文字学学科正式列入国家统一设置的学科目录,并保持清华古文字学学科处于国内外公认的顶尖学科水平。

古文字学学科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还任重道远,我们才刚刚起步,必须持之以恒,抓住机遇,努力工作。古文字学交叉学科授权点建设从“0”到“1”的进展,是学校统一布局、有组织推进学科建设的一个案例,该学科的未来发展依然需要学校领导和各单位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