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丨“出土文献与汉字发展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系列讲座

2023911日下午,“出土文献与汉字发展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系列讲座在蒙民伟人文楼440会议室正式开讲。应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邀请,日本岩手大学薮敏裕教授、山东大学刘海宇教授先后发表精彩演讲,讲座由李守奎教授主持,中心师生、参会代表及闻讯而来的校内外专家、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现场

李守奎教授主持

薮敏裕教授演讲

第一场讲座由日本岩手大学薮敏裕教授主讲,主题是“从上博简《孔子诗论》《甘棠》篇的解释看《诗》的成立”。

薮敏裕教授首先梳理了上博简《孔子诗论》涉及《甘棠》篇的相关材料,通过考察《孔子诗论》“《甘棠》之保”及其他楚简中“保”字的用法,指出《孔子诗论》所涉《甘棠》篇是歌颂人们珍爱与召伯有关的甘棠树而禁止砍伐的诗。接着,薮教授结合《毛传》对《甘棠》的解释,进一步考察了西周金文中“召公”的称名,指出至迟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把《甘棠》与召公奭联系起来。最后,薮教授详细梳理了先秦到汉代传世文献对《甘棠》篇的引用,指出《甘棠》篇在后代重新解释的过程中,诗义逐渐发生了变化。

李守奎教授总结道,薮教授的报告材料丰富,思路缜密,从小处入手来研究大问题。这场报告启发我们,《诗经》经学化的时代应该提前,利用《孔子诗论》等出土文献,有助于揭开汉代《诗经》阐释学层累形成的过程。



现场师生提问

在提问交流环节,在座老师同学就《孔子诗论》的具体理解、毛诗与三家诗的关系、《诗经》隶书文本产生的时代等问题向薮教授请教,薮教授一一做了详细解答。

刘海宇教授演讲

第二场讲座由山东大学刘海宇教授主讲,主题是“日本所藏中国古代玺印的调查与研究”。

刘海宇教授首先介绍了古玺的概念和分类,指出古玺文字的古文字学价值和历史学价值,并介绍了古玺文字研究所面临的难题。随后,刘教授重点介绍了岩手县立博物馆和和泉市久保惣记念美术馆所藏的中国古玺印,举例说明这些古玺印的历史学价值和印学史价值。接着,刘教授以日藏古玺为中心,提出了共26条古玺文字与其他战国文字的合证意见。最后,刘教授展示上世纪收藏家信件和杂志记载,举例说明了日藏古玺的辨伪情况。

在提问交流环节,在座老师同学就玺印如何辨伪、封泥翻模制作印谱的可行性与方法、文物鉴别调查等问题向刘教授请教,刘教授一一做了详细解答。


现场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