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丨李守奎:《汉字阐释十二讲》

作者:李守奎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8

定价:88

ISBN978-7-5732-0776-0

内容简介

汉字是我们一日不可或离的交际工具,是华夏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统一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要素,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只有深入研究汉字,才能正确阐释汉字,讲好每一个汉字故事。

作者简介

李守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古文字学、历史文献学、简帛学等。

目录

前言 从“汉字与中国文化”到“汉字阐释”

第一讲 绪论:汉字阐释的传承与创新

第二讲 汉字的繁与简——掌握繁体字

第三讲 古文字视野下的《说文解字》:深入研读与充分利用

第四讲 重新认识许慎的文字发展观与《说文》的价值

第五讲 在出土文献研读过程中学习与理解汉字——何尊导读

第六讲 从观念出发与从材料出发的汉字阐释——以“也”字为例

第七讲 汉字的文化属性与汉字的阐释——以“福”字为例

第八讲 汉字的字际关系——以“卿”字为例

第九讲 汉字阐释与考释——以“俞”字为例

第十讲 古文字考释与完全释字——以“釁”字为例

第十一讲 汉字文化的分类阐释——以书写、典册相关的文字为例

第十二讲 汉字: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

引书简称表

前言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阐释

“汉字与中国文化”这门课程在清华大学以“强基计划”落实为节点,分为两个阶段,课程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2017年秋季开始到2020年春季是大类招生课程中的基础课,目的是展示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对人文学科产生兴趣。古今汉字是开放的内容,中国文化更是开放的内容,很难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只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对其中的某部分内容做一些介绍。讲授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选择在构形上有共同特征的汉字探索其中的文化信息,例如选择与人体或人体器官相关的字形,溯其源流,观其通变,揭示其文化内涵。第二种是依据某种文化现象类聚相关文字,通过文字编码理据获得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例如通过与刑罚相关的汉字观察早期政治的一些特征;通过对书写、典册相关文字的解读,了解书册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这两种方法都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过,第一种方法因为是以文字构形为标准进行选择,灵活度大,趣味性更浓,教学比较容易把握。第二种先限定某一方面的文化内容,选择文字受限,需要更多的历史文化积累,还要兼顾知识性、趣味性,就相对困难一些。

很多学校开设汉字文化之类的课程,内容深浅不一,以上述两种内容安排与讲授方式为常,如果对汉字没有深入的研究,对中国文化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容易流为“说者姑妄言之,听者姑妄听之”的简单说解。我们在授课中以汉字为中心,尽量避免凿空之论,力争做到言必有据,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中以构形阐释为主的一部分讲授内容已经汇集成《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一书公开出版,配套的教材《汉字阐释与汉字理论简说》即将出版,二者配合,基本上可以满足汉字与中国文化类基础课的需求。

2020年秋季开始,清华大学成立日新书院,落实“强基计划”中哲学、历史、中文(古文字)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汉字与中国文化”也纳入基础课程系列。“强基计划”很明确,是要加强基础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术研究能力,目标是培养基础学科的顶级优秀人才。因此,每一门课都需要讲学理,讲方法,进行学术训练。“汉字与中国文化”适合通识课的宏观了解,如果不学科化很难进行学术训练,所以就把课程的重点调整到“汉字阐释”上来。

汉字构形复杂,历史悠久,尤其是早期汉字藴含着很多文献没有记载的文化信息,可以从文字学、文化学等不同的角度充分阐释,这是“汉字与中国文化”成立的前提。汉字如何阐释?自从《说文解字》以来,汉字阐释一直在延续。现代学科体系建立之后,汉字阐释很难说形成了学科或学科方向,理论与方法都存在重大缺陷,很难纳入现代意义上的学术系统。我在课上课下,与同学们一起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期望逐步建立起汉字阐释的理论,探索可操作的阐释方法。本教材的目标直接指向学术探讨与学术训练,其中大部分内容经历了先在课堂讲授,再作为学术报告与各校师生交流,充分吸收大家意见之后形成文章公开发表的过程。教材内容一般性的知识介绍很少,而主要是方法引导,大部分以具体文献研读或文字阐释为例证,可操作性比较强。学生掌握了基本方法之后,可以参考这些讲稿,选择一两个或几个汉字进行汉字阐释的学术训练。

这部教材为什么不直接以“汉字与中国文化”为名?在这里我先对汉字文化、汉字阐释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谈一谈我的理解。课程名称“汉字与中国文化”是在特殊背景下形成的,这里的概念有汉字、文化、中国文化,每一个都大到难以把控。汉字文化、汉字与中国文化都是个开放的话题,很难成为学科研究的对象。

文化的主体是人,人受意识的支配有所作为,改造或创造的一切都具有了“文化”的属性。原始人的砍砸器与石头外形差别并不大,当一块石头经过改造之后,就成了石器文化的一部分。广义的文化就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都是文化。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财富。

精神通过物化的方式表达,任何精神都不能凭空存在。探讨没有文字之前的人类精神世界,只能根据各种遗存。文字产生之后,人类可以把思想观念直接留在物质载体上。

中国文化是中国人所创造的语言、社会、习俗、观念等方方面面构成的文化整体面貌。

中国文化像一头大象,对文化的探讨大都像“盲人摸象”,摸到的每一部分可能都是真实的,但据此判断什么是大象就是片面的、不真实的。我们这里从汉字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化也只能摸到一角。

对于每一个研究者来说,中国文化有其无限的丰富性,汉字几乎是“无穷无尽”的,《汉语大字典》收录五万六千多字,而出土文献中还在不断出现字书未见字。“汉字与中国文化”只能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当研究对象没有明确的范围边界,很难学科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目的是从汉字的角度理解中国文化,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解读汉字,如何解读?作为文化的说解,可以洋洋洒洒,但进行学科化的学术训练就无从下手。从传统的汉字说解到汉字阐释学的提出,汉字与汉字文化的阐释逐渐发生着质的变化。重在学理与方法的“汉字阐释”可以成为一个突破口。

作为教材,汉字阐释既可以是知识的叙说,也可以是学术研究的引导,还可以是汉字文化的普及,可以各有所侧重,但彼此并不对立,大都相互贯通。

本课程在讲授中得到侯瑞华、王先虎、赵市委等多位助教的帮助,尤其是侯瑞华博士前后三次担任“汉字与中国文化”课程的助教,完成了教学中的大部分PPT,在书稿的撰写过程中,协助提供资料,处理文档图片,提出很多参考意见,补充例证,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定稿与校稿过程中,又核对出处,纠正了不少错误疏漏。

这是清华大学日新书院出版的第一部教材,从立项、写作到出版,都受到日新书院的大力支持。

本书还受到“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