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系列丛书发布会发言致辞集锦

彭刚副校长发言:

尊敬的田立新司长,尊敬的夏含夷先生、黄德宽先生,各位线上线下的专家学者、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值此清华大学112周年校庆之际,清华园里又迎来一件喜事,由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与芝加哥大学顾立雅中国古文字研究中心联袂推进的清华简研究与英译的国际合作项目在今天要推出首卷成果,这标志着清华简的研究工作与国际化进程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里我要代表清华大学向关心这项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黄德宽先生、夏含夷先生领衔的研究与翻译团队表达诚挚的祝贺。

清华简的研究一直是清华文科的重镇,是清华大学文科建设成果的亮丽名片,这一次推出的清华简研究与英译的系列成果,在我本人看来,与学校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新百年发展理念十分契合。

首先是更创新。清华简作为新发现的出土文献材料,内容多为早期的经史类的典籍,其中除了可与《尚书》等传世的古书对照的篇目之外,更多的则是已失传两千年之久的前所未见的佚稿。清华简所代表的新知识以及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更新,已经引起了海内外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新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材料上的创新。

这一次清华简的研究与英译的工作充分地利用了十余年来学界关于清华简研究的相关成果,对清华简的文本进行了更加系统的考订分析,是清华简研究成果的阶段性的学术总结和研究深化。经过校释的文本,不仅充分地吸收了学界的释读意见,还包含了这次工作当中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见解。这是内容上的创新。

展开我们各位的到会的朋友们的手中的书卷,大家一定会发现,与传统的典籍英译所不同的是,这套丛书对清华简的翻译是按照竹简的原始状态,把简文、释文、英文一一对照,非常便于读者的观览。这是形式上的创新。

再就是更国际。大家都知道,古文字材料的释读是一项非常艰深的工作、非常艰巨的任务,要把用古文字写成的先秦文献翻译成外语更是难上加难。为了保障清华简研究与英译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的团队把八方英才汇聚到了一起,除了出土文献中心自身的力量之外,夏含夷先生所领衔的外方团队也可以说是群英荟萃。夏含夷先生本人是享誉国际的著名汉学家,对于早期中国研究的贡献,我们可以毫不夸奖地说,在海外汉学界无出其右者。而参与翻译团队的年轻学者,都是西方汉学研究成长起来的新锐力量。由这样一批大部分母语是英语、又具备了深厚的汉学根基的学者来对清华简进行英译,我们就完全不必担心翻译水平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我们在信达雅这样一些方面可以有更高的期待,呈现在我们大家面前的由夏先生完成的第一卷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除了研究队伍的高度的国际化外,开展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为了更好的将清华简的内容向海外进行传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出土文献作为百年来引起东西方持续而又广泛关注的新的材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资源和实证,是东方智慧的重要源头。因此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这样一个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出土文献提供的新认识,将有助于深化对中华文化深刻内涵、独特价值的理解,重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形象。清华简内涵丰富、价值突出,正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的绝佳素材。清华简研究与英译的丛书主要面向的读者是海内外从事早期中国研究的学者,以及对中国古代文明有兴趣的一般读者。这一定会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起对以清华简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准确的认知。

再就是更人文。众所周知,人文学科是一所大学品位的集中体现,是建设一流大学必备的底蕴和内涵。尤其是古文字学等关乎文明源头与文化传承的古典学科更是受到全世界顶尖高校的重视,培养追求卓越的人文日新的精神一直清华大学的办学追求。新世纪以来,清华大学大力推动文科的振兴,就在去年,我们启动建设了国内外首个古文字学一级学科博、硕士的授权点,这是基于对古文字学作为人文学科重要基础的高度认可。清华简中蕴含的天下为公、革故鼎新、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等人文精神,通过这次研究与英译项目的工作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与提升。长远来看,对于人文清华的建设,对于当代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古文字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重要作用。我相信,清华简的研究与英译的工作以及推出的系列成果在黄德宽先生、夏含夷先生所领衔的团队不懈努力之下,在各界朋友的长期持续的关心支持之下,一定可以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谢谢大家!


田立新司长发言:

尊敬的彭刚副校长,尊敬的黄德宽教授、夏含夷教授,各位专家,以及线上、线下的各位朋友、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今天我们相聚在清华大学,共同见证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发展工程的又一重大成果。在这里我谨代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对黄德宽教授和夏含夷教授主编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系列丛书的发布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今天的发布会也是清华大学校庆活动之一,在此我也向清华大学112周年华诞致以最诚挚的祝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多次就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作出重要的指示批示。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教育部国家语委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贺信精神,联合中央宣传部等六部门启动实施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

古文字工程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全面系统开展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等古文字的研究,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揭示古文字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创新性转化成果,服务时代需求。力争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立足于出成果、出人才、可持续,建成若干高水平研究平台,形成老中青结合、具有一流学术水平和担当精神的研究队伍,产出一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果,提升中华文化的引领力。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系列丛书是古文字工程普及推广工作的重点成果。该项目在清华简系列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学界研究成果,开展清华简的集释和深入研究。由夏含夷教授牵头组织的翻译团队汇聚了海外汉学界的顶尖专家,在集释和再研究、再整理的基础上,以完善的体例,高质量地完成了全部清华简的英文翻译。

清华简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初期面貌和发展脉络。清华简研究与英译项目的持续实施不仅进一步提升清华简的文本整理与研究水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将清华简的研究与学术影响推向海外,便于海外学者及一般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在黄德宽教授带领的中方团队及夏含夷教授带领的翻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系列丛书的首卷《〈逸周书〉诸篇》,经过三年的精心打磨,今天正式发布,这是古文字工程实施以来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借此机会,我也结合古文字工程的发展谈几点体会,与在座的各位专家交流探讨。

一是深入挖掘甲骨文等古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阐释中华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入阐释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观点。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时,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古文字工程建设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以古文字工程为抓手,深入挖掘甲骨文等古文字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阐释其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因素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古文字的建设要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活化利用研究成果,传播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自启动以来在成果宣传普及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山大学、郑州大学、国家图书馆先后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师生、社会大众等不同群体举办了“汉字与文明大讲堂”,以汉字为纽带,深化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文字博物馆已全面建成,构建中国文字文化展陈体系,多维度、深层次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及蕴含的核心价值。《光明日报》多次推出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笔谈的专版,刊载古文字工程专家文章,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此次发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英语系列丛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及普及方面的重要意义也会愈发地彰显。

三是加强国际交流,推进文明互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提出要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强调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在加强国际交流、文明互鉴方面,古文字工程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阅读古文明:2022年全球语文学系列国际讲座”,邀请3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交流讲解世界的古文明。裘锡圭先生经典著作《文字学概要(日译本)》于2022年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英译系列丛书也将面向海内外读者展示清华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益实践。

各位专家、朋友们,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外来,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谢谢大家!


邱显清社长发言:

尊敬的田立新司长、彭刚副校长,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亲爱的海内外读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丛书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清华大学出版社向由黄德宽先生和夏含夷先生领导的丛书编写与著译团队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出席发布会的各位嘉宾、各位学者以及对清华简研究和人类古代文明怀有热忱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清华简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也是罕见的重大学术发现。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与美国芝加哥大学顾立雅中国古文字学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的清华简研究与英译国际合作项目,旨在帮助海内外学者了解清华简及其研究进展,促进清华简研究的深入开展和全球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有利于古文字学和古代文明研究的大众传播。以黄德宽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中方校译整理团队和以夏含夷教授为首的专家翻译团队,学术顾问委员会通力合作,共同推动清华简研究与英译工作,呈现出十分优质的书稿,为项目的成果奠定坚实、丰厚的学术基础,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黄德宽先生和夏含夷先生,黄德宽先生领导的团队在已有研究的工作基础上根据内容对清华简研究成果进行了重新的组织和修订,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注释,将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夏含夷教授多年以来深入钻研出土及传世周朝文献,对中国上古文化史及文学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发布的新书《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第一卷《〈逸周书〉诸篇》,由夏含夷教授亲自著译。他不仅对原著进行了精准的翻译,也提供了有关背景知识和研究情况的细致描述。作为系列丛书的第一卷,对于整套系列丛书而言,这既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良好开端,也为后续图书的著译和出版提供了参照。

清华大学出版社作为清华大学主办的大学出版机构,以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为宗旨,致力于弘扬清华大学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学术传统,以高质量、国际化的学术出版推动全球学术交流,服务全球学术创新。承接这套丛书的出版任务以来,我社积极配合主编团队的工作,做好同行评审,把握出版流程,践行学术规范,提供优质出版服务。在图书出版过程中,中外主创团队与我社的编、校、排人员合力打磨终稿文字,探索排版理念,升级配套技术。在参考海内外数十种学术期刊、图书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尝试,最终攻克难关,呈现出理想的古文字、隶定文字、释读文字三相对照的版式,页面布局清晰合理,造字插图精细准确,既实现了专家学者的预期,也符合出版的行业规范,保障了读者舒适便捷的阅读体验。后续我们将继续努力,精益求精,做好丛书后续图书的出版与国际传播发行工作。

我们相信,清华简研究与英译丛书的出版不仅有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语言有别,时代有异,需要解读和译介。然而,人类对自身历史的好奇、对广袤世界的探寻、对学术本真的追求是共通的,正是这种共通之处使我们相聚,共同用拳拳之心制成这套图书,捧在读者的眼前。

《诗经》有云:“笾豆有践,兄弟无远。神之听之,终和且平。”清华大学出版社愿意以本套图书出版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与海内外关注和研究古代中华文明的学者们一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与进步,谢谢大家!


夏含夷教授发言:

彭教授、田司长、邱社长、黄德宽教授,各位来宾,我非常荣幸今能够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见一次面。这可以说是我们三年努力的研究和做翻译工作的初步成果。说是一个初步成果,因为还有17本,我们不是每一次都会举办这样的一个活动,但是这应该说是第一步。

其实我今天不用说清华简的重要性,这个是大家都已经公认的。就说中国经典学,我们承认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就是《周易》《尚书》《诗经》这三本经典,清华简对三本经典都有非常大的贡献。清华简《筮法》对周易的历史是特别重要的,提出新的发现。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耆夜》对《诗经》的创作和流传也是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信息。我觉得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清华简对《尚书》史,过去300年以来一直有辩论,中国可以说文献学最重要的一个辩论就是古文《尚书》的真伪问题。现在因为清华简出来了以后,这个辩论可以说是已经得到了一个很好的结论,古文《尚书》恐怕是伪书。我们现在能够见到战国时代真正的古书,这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还有很多其它的佚籍,就是在历史学上、思想学上、术数上都有贡献,用不着我今天和大家说。

说一下我们这个项目的来历。田司长提到2019年,甲骨文120周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契机。我正好在北京,跟黄德宽先生说,我对清华简特别是《逸周书》和《尚书》有兴趣,就是我个人的兴趣。其实我在国外已经翻译、发表了几篇文章,我有一个想法就是要把这些大概4篇、6篇组成一部书。他说,一本书已经不错了,但是你把我们清华简全部都翻译吧。我说,我已经老了,来不及做了。他还是催我,再想想吧。然后我就是想,一个团体合作的项目也许可以做得到。还是在2019年,我组织了在中国国内和香港港湾地区一些我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年轻朋友,为什么要限制于中国国内和港湾地区呢?因为我是想我每年都可以来北京一次,都可以去香港一次,我们聚合一起讨论、一起商量一些问题。那个时候我们不会知道2020年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我们没有办法在北京、在香港聚合,但是我们还是每周都在线上能够聚合。

我先说我们当地的、可以说是国内和港湾的这些学者。第一,起到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清华大学副教授武致知Rens Krijgsman教授,没有武致知老师,我们这个项目是办不到的。除了他以外,还有香港大学周博群教授,还有浸会大学Schwartz教授,有香港科技大学李博威教授,有岭南大学的梁萃行教授,最后就是在珠海有葛觉智教授,这些都是我们原来的团队,一共有7个人,就包括我在内。

2020年,我们没有办法聚合,但是在线上聚合有一个好处,这个好处就是我们不用限制于这个地理上,我们可以开阔、扩大到全世界。所以我又请了欧洲和美国的7位学者来参加我们的这个项目,有汉堡大学石安瑞先生,有哥本哈根大学裴彦士教授,有原来是在牛津大学后来回到美国大都会图书馆的傅希明教授,还有纽约大学郝益森教授,还有我们芝加哥大学夏德安教授,还有爱荷华大学Newell Ann教授,最后就是在加州Pomona College的梅林教授。

我们现在一共有14个人,但是这个团队还不能说是完备的,我们一共要出18本,我们还有4本不知道是什么内容,因为清华还没有出版。等到出版了以后,我就会挑一些新的教授。

要强调一点,就是我们这个《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翻译工作,并不是把清华简的注解直接翻成英文。其实我们辩论了一些时间,我们团队是强调我们要把研究这个词放在前面,英译是放在后面,因为我们并不仅仅是做翻译的,我们还加上了很多的研究。就按照我第一本,如果大家看看第一本注释,第一章对《逸周书》做比较综合的研究,就是它的内容和历史作用;第二章是清华简对《逸周书》的对读起到什么作用,也有一个很长的附录,就是《逸周书》的文献学史、流传。当然,这本书的核心就是六章的翻译。我们翻译其实也有一个特点,如果大家把这本书打开看看,我们翻译都是按照一条竹简一条竹简,有时候按照一条竹简好像是念得不太顺,因为都有一定的概念。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因为要强调、要告诉我们的读者这些文献原来是写在竹简上,而不是我们现在出版的纸上的文献。

每一条竹简都分成四行,第一行就是原来的文字扫描了,我们特意做这个就是为了告诉读者这个是原来的写法。另外一个想法,就是我们的年轻学生也许可以利用这些扫描的字来学习古文字学。第二行就是严式隶定,一笔一笔的隶定,我们大概都是利用清华研究与保护中心的隶定方法。第三行是利用了通行文字,也加上标点符号。这样的三行,你就可以一步一步看我们是怎么做的这个释文,我们的理解是怎么样出来的。第四行才是英译,这个英译可以说是根据清华大学研究与保护中心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这本书的注解跟解释,但是不是百分之百地根据清华大学。我不客气地说,我们也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看法。其实这个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在国内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清华现在也有不同的看法。因此要出一个新的丛书,就是清华简校释。我们就是代表我们自己的看法,有的时候和清华同仁是相同的,有的时候是稍微有一点不一样的,有的时候是完全相反的,这是应该的,这是学问,这就是学术的辩论。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一本是第一本,这是一个初步的结果,但是很重要的一个基础,我们希望接下来17本都会模仿这个样子,每一本都可以这样做。清华社现在已经有一定经验,希望下面17本可以顺利地出版。大概就是每年出两三本,我们的计划是在七、八年以内把这18本丛书都出版了。

最后,我想表示感谢,应该感谢谁呢。第一,应该是李学勤先生,如果没有李先生我们今天就不会这样祝贺,他做的贡献是不用说的,但是应该说的。下面就是对黄德宽先生表示感谢,是他初次建议要有这样一个项目,他每一步一直在支持我们,所以非常感谢。另外,研究与保护中心各位同事,我们很多当然是按照发表的这些意见,但是除了发表的意见以外,我们还会重新打听有什么信息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每一次他们都热情地回答我们的问题。也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这个出版项目不简单,清华大学出版社当然是有出中文书的经验,也有一些英文书,但是这个要把英文和中文配合起来,已经够难了。但是这个也不仅仅是英文和中文,还包括中国古文字。大家都可以看看古文字占了百分之多少,一大比例呢。所以对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各位同仁表示感谢!

不要忘记另外一个人,是我在芝大的一个学生杨起予先生。杨起前年在清华就工作了,做了我们团队和清华社的一个沟通。我们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杨起,他解决了很多的问题。

另外对清华秘书处辛继红老师和袁老师表示感谢,非常感谢。

最后,感谢陈伟老师,特意从武汉陪我来参加这次发布会。

另外,我想对国内和国外各位学者对我们这个项目的支持表示谢意,这对我们团队来说给我们很大的鼓励。

我讲完了,谢谢大家!


AA9305

黄德宽教授发言:

尊敬的田司长、彭校长,尊敬的夏含夷先生、陈伟先生,各位同仁、各位朋友,感谢你们出席今天的清华简英译首部著作的发布会。刚才彭校长和田司长的热情致辞,既给我们以鼓励,也对我们未来的工作提了建议。夏先生和邱社长介绍了这本书编纂和出版有关的一些情况,我也谈一点想法,就是我们编这部书的一些考虑和一些认识。

大家都知道,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现代考古学有一系列重大发现,这些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古代中国的认知。在这么多的考古发现中,1970年以来,像马王堆帛书、银雀山汉简、郭店楚简,这一系列发现都可以说是带有标志性的,对中国的学术史产生了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而2008年在李先生的努力下,清华大学收藏了这一批战国竹简,可以说从一公布开始就震惊了海内外学术界。这一系列战国秦汉文献的再发现对中国当代人文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当时李学勤先生、裘锡圭先生结合这些新的文献反思中国的学术,提出了著名的“走出疑古时代”和“重写中国学术史”的问题。这些提出以后,不仅在中国学术界产生了热烈的讨论,也引起了海外学术界的重视。刚才夏先生没讲这方面的内容,我说一点。夏先生当年写了一本书叫《重写中国古代文献》,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李先生走出疑古时代的呼吁在中国影响深远,随后十年出版大量书籍和文章都围绕“重写”一词展开,甚至在西方学术界重写中国上古史的概念都启发了新近出版的剑桥中国古代史。这是他在这本书的导言里面提到的信息,可以看出中国近几十年来先秦秦汉出土文献的发现对学术史产生的影响。

而在这样一个学术背景下,《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这一批材料的问世可以说适逢其时,清华简内涵极其丰富,刚才夏先生举到了几个例子,除了这些以外还有诗经类的文献,还有大量的春秋战国史料,还有涉及到术数类的相关的文献。这些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先秦文献的资源,有助于我们重新反思先秦学术的相关问题,对中国古文献学、中国思想史、学术史、古文字学来说,这些材料的出现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从收藏以来在学校方方面面的支持下,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支持和参与下,产生了一系列的成果,对我们这些生存在当代的人文学者来说,我们有了这样一些新材料,真的是何其有幸。这批材料在李先生的带领下组建学术团队,成立了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十几年来,我们出了一批研究成果,发布了12部研究报告,每一次报告的发布海内外学术界都极为关注,围绕报告也发表了很多新的成果。特别是外国的朋友、学者在尝试研究清华简的同时也尝试着把清华简的文本做一些整理和翻译工作,翻译成外文。这些外文的翻译对西方学者使用清华简资料当然是非常方便,但是这也是很难的工作。要把清华简翻译成英文,遇到很多的问题,但是外国学者、外国朋友的这些工作也启发我们。我就在想,如果说我们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咱们把清华简系统地组织翻译,这对推进清华简的研究、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所以心里藏着这个想法。刚才夏先生讲,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的时候他来开会,咱们在一起交流,他就说他做的工作,其实我已经知道他做了这方面工作。他说他想编一本书,所以我就顺竿上了,这一本书不够,咱们能不能尝试着把它全做出来。他当时说这个太不容易,我说你想想吧,大概想了一年左右,差不多2020年前后说我打算来做这个事。而且他说了一句让我很受感动的话,说我这一辈子以后就做清华简这个工作。

我们有了这样一个充分的交流沟通,然后在往返之中形成了我们的一些合作模式,就是刚才夏先生介绍了他是怎么组建一个好的英文翻译团队。当我们出土中心的同仁们在商量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大家也觉得国内外学术界对清华简研究有很多新的认识和成果,我们有必要在过去的基础上也适应中国一般读者的需求,我们把这些成果吸收进来,和英译结合起来重新出版清华简校释。根据这个校释的要求和整个清华简整理的进展,我们对内容进行了重新的编辑,篇章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重新撰写注释,并且也尝试性地把清华简翻译成现代汉语。当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我们就感到很难。前几天夏先生跟我们交流也说,他在组织翻译的时候字斟句酌,非常不容易。他们团队每周开一次会,三年来,武致知告诉我开了100多次会议,而且团队之间往返电子邮件讨论学术问题600多封,还是不完全统计。可见他们多么严谨认真。

我们在做这个翻译的时候,我们深感难度很大,因为清华简有很多疑难字词还没有解释到位,有一些内容还没有理解到位,有一些内容说实在的还真的没办法理解、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当时我们编研究报告我们可以绕过去,不会的就不说了,留给学者们讨论,但是翻译成现代汉语就绕不过去了。所以我特别赞赏夏含夷先生的一个观念,就是说我们做这个英译不是翻译,是研究与英译。研究,一是对我们的研究报告、我们的工作进行研究,我们这个成果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第二,对我们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第三,如何把这些问题以信达雅的方式传达给外国学者,怎么翻译也在研究。上次我们做沙龙,就关于“赤鹄”到底是在哪个地方停的,这个“在”字是用“in”还是用“on”,他们都讨论了很长,就是这么细致地在做工作。我想正是我们这两个团队这么密切合作,我们才能推出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样一部成果,当然,这部成果的推出,最终要出产品靠的是出版社。我们和出版社的团队反复沟通,有时候我们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我在这里既表示感谢也深表歉意。这个排版是很难的,把古文字、把隶定文字、把现代汉字、把英文在一个页面上排出来,这完全是不同的排版系统,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困扰,很困难。我们觉得不满意我们就提意见,有的时候说的有点不是太客气,在这里表示歉意。但是我们出版社的领导高度重视、密切配合,从来没有说过“不”字,你们不满意我们就改。我后来觉得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只好叫武致知老师他们,反正你们多沟通吧,尽可能地做到大家都满意。也就是说,我们想做一部中外读者都满意的书,尤其是我们自己能满意的书,出版社的领导也有这样的想法。尤其是夏先生第一本,我们认为这就是一个样板,就是一个典范。我们希望这本书出好了,后面应该是水到渠成,顺流而下,一切都会顺利的。

所以在这样一个机会,特别感谢夏先生及其组织的团队,感谢出版社的领导和各位编辑同仁为此付出的辛勤和努力。当然,也要感谢我们中心的各位老师,我们一起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再次,更要感谢学校给我们创造的良好条件,感谢海内外学术界的同仁关注清华简的研究和发行动向,对清华简每一期的研究报告积极参与研究,提出很多好的意见包括批评。没有中外学者的贡献,我们清华简的研究就不会越来越取得进步。我们的工作如果说有些进步的话,那也是在中外学者、中外读者的共同鞭策下,使我们增加了动力。像今天陈伟教授专程赶来参加这个活动,清华简的发布会陈老师多次拨冗前来发表演讲,我们每一次清华简一公布他就能提出新的意见,很多很多这样的先生和学者。在此也感谢中外学者对我们清华简的关注、支持、帮助,同时也要感谢社会各界包括新闻媒体的关心关注。

我就简单说这些,再次感谢,感谢所有的人,谢谢!

 

武致知副教授发言:

大家好!田司长、彭校长、黄德宽教授、夏含夷教授、陈伟教授,各位好!

今天我就不讲大话,我就讲个简单的侧记,给大家留一个幕后的印象,就是这个翻译团队的工作大概是怎么做的。

首先要处理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其实今天已经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回答。但是在做这个翻译的过程中我们确实也发现疑难题比我们想象的要多。清华简的内容非常古奥难懂,做翻译其实有很多选择可以做,做对的选择很难。

如何从一批竹简到今天我们在介绍的这本书呢?首先,这个主要是我所在中心的同仁的功劳,做这个竹简的释读工作是非常艰难的,每一次我看他们工作,我真的觉得很佩服。之后形成我们这样12本整理报告,在此基础上做的校释工作。校释工作等于是重新挖掘、再次研究清华简,给我们做翻译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接下来要开始做翻译,翻译其实一开始没有长得这么漂亮,到最后形成这么一本书,在这个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帮忙和支持,其实有说不清的话。

我们讨论的环节在每个周二的晚上,一开始是连续三个小时,后来就一个半小时。压力大,但其实是很开心。因为我们要知道在疫情的时候做事情很难,没办法面对面,没办法形成一个团体。我特别感谢夏老师和黄老师一直给我们鼓励,给我们形成这么一个团队,尤其是夏老师在召集所有这些人,把他们聚在一起,形成度过这么一个时期的环节,让我们非常开心,受益非常大。黄老师已经说了我们花了一点时间去做的工作,我特别强调的是我们有8个国籍的团员,横跨3个时区,每个周二会在一起其实很大程度是看着夏老师的脸,看着清华大学的面孔来做事情。你们把我们招过来了,我们非常的高兴给你们做这工作。

翻译的过程会形成一个样板,标注的都是我们的疑难题,到底是翻译成这个词还是那个词,我们讨论了很久,比如一个周二的晚上就是在讨论一句话,基本上是这样。累吗?其实也不累,其实真的很开心。

后面就是跟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合作,他们真的做事情很严谨,跟他们工作非常愉快。我们有个想法,他们尽可能想办法给我们做出来,还会替我们着想,多出一些点子,是非常好的工作。

为什么要做翻译?“I”是不是都是“我”的意思?但是是否也有一点别的含义?我们去做翻译就是要选取最合乎文意、上下文关系下的合适的翻译。所以这种翻译多多少少就会带有研究,因为研究一个背景,想复原一个场景是很难的。

一部经典,说实在清华简是当下的经典,怎么呈现给大家?这里有好几个实验,慢慢在改进,有的时候哪怕是一个小空格去除掉,也是改进,慢慢改进,这个就真的得感谢清华社的匠心。慢慢大概长成夏老师说的四句话的样子,对齐,又可以比较,又可以对读,但是又适合中国读者和外国读者,这么一种美观的样子。由衷地感谢清华社的工作。

说实在的,做这个事情有一个很大的体会就是,我们其实目标是非常一致的,我们就是要做质量。就这么简单,没别的。我们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不管是出土文献中心的同仁,不管是清华社的同仁,不管是夏含夷组织的翻译团队的同仁,等等,其实一直在帮助、协助、支持这个工作,刚才说了一句没有一句“不”,确实是这个道理。只有一个“还有”,“还有”,“我们还可以做的更好吗”。在这里想感谢大家,真的,没有你们,没有这本书,没有这部系列,谢谢!


顾史考教授发言: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在这里致辞,祝贺夏含夷教授著译的《〈逸周书〉诸篇》这本书的出版,以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这个系列的落实。清华竹简无疑是研究中国历史最为珍贵的资料,能弥补许多历史上的缺失,也能解决一些流传千古的悬案。其中与《逸周书》相当或者《逸周书》内的诸篇,也可以说是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这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不过要去解读、而且真正了解这些出土文献,当然也不是容易的事。除非是专家,就算一般的中国学者也会感到困难,更何况绝大部分的英文读者本来完全没办法好好利用这些资料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幸亏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认识到这个问题,不遗余力地出版英文系列,以便使这批资料能普及诠释。要请人来翻译清华简《逸周书》诸篇这么难而且这么专门的出土文献,就要请对人才可以。对此,我就要恭喜贵中心,不但请了这一行当中的首要人物,而且也请到了这个人来下这种大功夫,那也就是夏含夷先生。夏教授既是青铜器铭文的专家,同时也是研究竹简的专家,此外也对《逸周书》进行过专门研究,将三者合起来集大成,恐怕除了夏先生之外,并无第二个人选。当然,作为整个清华简英译的一位领导,也没有人能出夏含夷先生之右。结果这本书可以说是圆满成功的,其导言部分将有关诸篇的意义讲得非常清晰,即是扼要又是详尽,其中也举了一些具体文例来说明这些出土文本如何能够用来解答《逸周书》中一些历代无法弄清之谜。夏先生所举的这些例子也可以说是最有代表性的,试图借此来说明这批出土文献的价值,而且让我们能够对《逸周书》这本传世文献的原貌有了更好的了解与认识。

至于各篇的翻译本身,夏先生可以说是在不牺牲英文的流畅性的同时,对原文来说也是达到了准确性最高的境地,而且他翻译的注脚也下得恰到好处。无论是译文方面还是学者或说,该提到的都提到了,该引用的都引用了,而其它则适当的从略,可说是既详尽又一点都不繁琐。反正这些许多优点其实我也不用多讲,我自己也不想多罗嗦,大家去买一本自己浏览就知道了。我就在此再次恭喜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以及夏含夷教授,以这本不负重望的大作创办这个最有意义的系列,真是可喜可贺,谢谢!


尤锐教授发言:

黄德宽教授,夏含夷教授,同学们,同事们,朋友们,大家好!能够在这个翻译系列丛书的开头祝贺你们让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这批竹简十五年前的出版、发现,当时成为早期中国学最大的新闻之一。当然,我们都希望通过考古科学挖掘而能够知道该座墓的墓葬情况,知道到底哪位了不起的人物带了那么多那么多元化的竹书到阴间去。可惜并非如此,而这批简通过盗墓出土的,才有机会被清华大学收藏。有的同事说,不行,不行,我们不应该接触这些竹简。我倒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如若是真正的竹简,那就不能不接触。而我觉得,我们可以非常坚定地说,是,这批简是真正的。而现在不接触清华简,我们就没法做早期中国的思想、古典经学、中国历史学、神话学等等的任何领域的研究。

虽然如此,我们都知道对中国学者而言,充分利用这批十分复杂而难懂的简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外国学者。这就是翻译的福祉。这个翻译系列丛书的开头对西方汉学家而言,尤其是对没有足够机会接触这批材料的西方汉学而言,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儿。当然我们都知道处理这种材料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我们有的翻译了一两篇清华简,有时候仅处理四个具体含义被激烈争论的汉字就得花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乃至半天的时间。我想特此表示对夏含夷教授的感谢。他不仅指导了这个项目,他也亲自为这个英译系列丛书贡献了一册。这个出土文献翻译系列,将来会(为其他翻译)立一套新的科学翻译的标准。这是非常艰难的。我知道含夷,我知道您已经出版了这么多,您不需要一行哪怕十行履历里面的成果。这完完全全是对学术界的贡献,而这个贡献是非凡的。许多学生、学者或许会不同意这个或那个翻译,这个或那个理解,这个或那个诠释讲解简到底具有什么含义。但无论如何,这批宏大的清华简现在能提供给之前无法接触它的上百上千的学生。而我觉得,含夷,您赢得了我们最大的尊重。我个人这么认为,还有很多我们的同事和学生也应该这么认为,非常感谢您!

当然得感谢黄德宽教授、清华大学的团队,当然也感谢已故的李学勤教授。您们建立了一套新的出土文献整理报告的标准!非常好的整理报告,非常好使用。非常感谢您们的努力,感谢您们与含夷的合作。我希望还有很多新的整理报告,我当然也希望还会有很多通过科学、考古手段发现的竹简,也希望这些在中国别的省份尚未出版的竹简也能够被出版。再次感谢,非常感谢,(希伯来语:)十分感谢,(乌克兰语:)十分感谢!


任大援教授发言:

尊敬的田司长,尊敬的彭副校长,尊敬的黄德宽主任、国忠副主任,尊敬的中外学者、老师和同学们,我首先代表《国际汉学》杂志衷心祝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系列丛书发布会的召开以及首卷的出版,我也衷心祝贺丛书的18卷将来顺利出版,造福于学术界和社会!

刚才听了以上几位学者的发言,我颇受启发,我只能从汉学学术史的角度谈一点感想。从汉学研究的角度,夏含夷教授以40年的学术经历提供了一种经验,这就是一个汉学家的身份转向,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了。这种转向就是从一个“他者”变成一个“局内人”,就是变成和我们中国人一样,因为他讲“融合”嘛,我后面会讲到。

汉学家,总体来看作为中华文化的他者是从传教士开始的,由休会汉学,到19世纪的学院汉学,以至于到今天。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也从一般的感官印象深入到具体的专门领域,似乎有一点由博返约的味道。但不论如何,对于多数汉学家来讲都好像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来观察,把自己摆在他者的位置上。例如对出土文献的研究,夏含夷教授在《西观汉记》这本书中就列举了马伯乐、何四维、鲁惟一、艾兰,那么其实往更远一点说,我觉得大唐景教流行中国碑也可纳入其列,因为它也是从地底下挖出来的,以前它不是,后来是挖出来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汉学家作为他者也逐步发生了一些身份性的转变,比如说到了艾兰教授,实际上我把她看作一个先秦思想史的研究者,而往往不把她看作一个汉学家,就因为她自己的身份改变了,所以我读她的《德之道与水之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中国学者写的文章,但其实她已经把她局内化了。

但是有一个做得更好的人,就是今天在座的夏含夷教授,我觉得他是局内化的一个典型的代表。如果我们看他的学术思想的发展,这一点就更明确。几年前我看到一篇对夏教授的专访,题目就叫《汉学无分国籍国界》,当然这个观点不是采访者的观点,而是夏教授的观点。他提出汉学家要用更多的中文来写作,同时他还提出,未来汉学需加强融合,所谓融合就是把汉学家作为一个中国学者,同时让一个中国学者跟汉学家有更好的合作。这些都是一种把自己当成局内人的自觉,论自觉性,我觉得他是第一。

当然,这样的汉学家我们还可以举出好几位,前面提到的艾兰,还有倪德卫教授。去年香港中华书局给我寄来倪德卫教授的书,那本书的序言就是夏含夷教授所写的,这本书叫《天文断代与历史——汉学家倪德卫自选文集》,我们世界汉学家的公众号也介绍了这本书。这样的汉学家当然还有很多,时间关系不能多列举。我把汉学家中的这种现象称之为从远观到近取,当然,远观和近取这个概念是借用中国古代美学的概念。宋代人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这里的“远观以取其势”是指的仍把自己当做他者的汉学家,而所谓“近看取其质”就是把自己纳入局内的汉学家。这种转变和看法我以为是颇值得研究的,我们从汉学发展史的角度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

我这里还要指出的是,所谓“近看取其质”,我们看到刚才几位教授讲,他们分析竹简就是“近看取其质”,但并不是只是集中在那点上,而是了解宏观之后再“近看取其质”。所以我觉得以夏含夷教授为例,他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从远观到近取,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是通过远观了解近取之点位,通过近取展示远观之效果。这里我可以举出《〈周易〉的起源及早期演变》这本书的自序,这本书的自序一开始就画了召陈的一个庙的建筑图。他说,我要做出这个图,首先我要剥离历史的层层泥土,锁定庙宇的基址所在。第二,我要勘定庙宇基址的周界,从而弄清楚基址的建筑规模和大体轮廓。第三步,我通过夯土和柱洞去了解墙体的具体构造,以及支顶结构的情况。最后,参考有关资料,加上些许的印象,我才能描绘整个庙。这就表现了他怎样从全体进入到具体,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第二个特点,他用两种语言写作,比如我刚才提到的《〈周易〉的起源及早期演变》,另外一本书是《西观汉记》,就是他用中文来写的。用两种语言写作,兼顾中外学者,兼顾读者的对象也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第三个特点,与中国学者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今天的这个情况也充分表现了这一点,说到这个条件我们就自然回忆李学勤先生,上面提到的那三位学者,艾兰,倪德卫,还有夏先生,都与李学勤先生有密切的学术合作,在这方面,李先生可以说是中国学者的一个卓越榜样,或者说是一座联络中外学者的桥梁。中国的当代学者需要追随这座桥梁,我和李先生的关系是我们同属一个历史学派,论辈分他是我的师叔。1976年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北大红楼里,他正在伏案整理竹简,到他的晚年又在整理竹简。就我来看,竹简中有非常多的思想史的内容,而我们这个历史学派重点在思想史。李学勤先生虽然好像在做简牍学,我认为他还是在做思想史。我们这批简里有很多思想史的内容,我就不展开讲了。

最后,我还想指出一点,是针对中国学者而说的,当然包括我自己。请大家注意夏含夷教授在《〈周易〉的起源及早期演变》一书中,自序的最后一段话,他说希望他们能从我的谬失中获得启发,去寻找自己的答案,若天假以年,我非常期待在未来的40年读到他们的研究成果。针对中国学者而言我觉得这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挑战。当西方汉学家作为局内人,当汉学作为一种世界的学问,中外学者融合为一起的这个时代到来时,我们需要李学勤教授这样的学者,我们并应该有信心去接受夏教授的应战,因为我们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战壕的战友。

谢谢大家!


陈伟教授发言:

主持人国忠教授,尊敬的田司长、黄老师、夏先生,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第一辑发布之际,请允许我代表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对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致以热烈的祝贺!作为多年的朋友,我还想站在个人的角度,向主持这项工作的黄德宽教授、夏含夷教授,由衷地道一声恭喜!

上世纪初以来,我国进入王国维先生称许的“发现时代”。在简牍的持续发现中,清华大学2008年入藏的战国楚简,数量大,内容珍贵,格外引人注目。20081014日,以李伯谦、裘锡圭先生为首的专家组对清华简的学术价值给予高度评价,我当时忝列其间,目睹清华校领导听到鉴定结果时的欣慰之情,感触良多。在李学勤先生主持下,从2010年开始,《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每年出版一卷。我多次参加过这套书的发布会,曾在致辞中称之为“丰美的精神大餐”、“盛大的学术庆典”。李先生辞世后,黄德宽教授踵事增华,在持续整理、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后续各卷的同时,还组织了研究和英译工作,把这批珍贵的出土文献分专题介绍给西方学者,切实推进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

中国有句俗话说:“找对的人,做对的事。”清华简英译这件对的事请夏含夷教授领衔来做,确实是找对了人。刚才顾史考、尤锐都有类似的看法。我跟夏先生结识多年,共同发起、主持连续性的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联手创办主编英文期刊Bamboo and Silk,深知夏先生是这一角色的最佳人选。夏先生对中国商周秦汉时期的出土文献有全面深入的研究,一直站在包括清华简在内的楚地出土典籍探讨的前沿,对资料发表和研究有相当全面的了解。同样重要的是,夏先生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第一辑高质量的出版,充分证明黄老师请夏先生主持这个工作,是非常的恰当,十分的高明。

《说苑·至公》记载了一个故事:“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谓大公也。”我想,亡佚千百年而再现人间的楚简以及其它出土文献,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英译这个工作正是为了让汉语圈以外的人们也能分享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践行孔子的“大公”理念。基于这层理解,我想对黄老师、夏先生和他们的团队,对清华大学出版社再一次表示敬意和感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