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王国维学术讲座” | 李零:《绝笔春秋:王国维与清华》

王国维学术讲座是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发起和主办的高层次大型学术活动。通过邀请海内外顶尖学者公开讲学的方式,弘扬以王国维先生为代表的清华人文学术传统,推动清华人文学科的发展。20109月,李学勤先生以“王国维在清华”为题开坛首讲,为系列讲座拉开帷幕。十余年间,裘锡圭、林沄、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柯马丁(Martin Kern)等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每期吸引众多师生参加。目前已成功举办32期,在校内外具备一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自2018年起,中心秉持前沿性、原创性、多学科共同发展理念,推进系列讲座的高端化与国际化,致力于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前沿学术成果的及时发布与传播。

主讲人

李零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主持人

黄德宽

(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

时间

20221028日(周五)15:00-17:00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协办单位

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线下地点

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

线上直播

学堂在线

演讲内容

19251927年,王国维应聘清华,任国学院导师,最后归宿是清华。他不仅仅是个古文字学家,更不是那种专以识字为能事的古文字学家,其学以“五大发现”为研究对象,站位高,格局大,兼涉古物学、铭刻学、三代古史和四裔之学,为中国考古学的闪亮登场做了必要铺垫。演讲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王国维在清华的工作、生活,以及遗书和自沉之谜等;第二,王国维学术历程的最后两年;第三,王国维的清华遗产。

主讲人介绍

李零,19486月生,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祖籍山西武乡县。1968年中学毕业后,曾在内蒙古和山西插队7年。1977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金文资料的整理和研究。1979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师从张政烺先生,研究殷周铜器。1981年在陕西宝鸡西高泉村发掘东周秦墓。1982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队从事考古发掘。1983-198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先秦土地制度史的研究。1985年至现在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研究领域涉及考古、古文字、古文献以及人文学术的许多方面,如方术史、思想史、军事史、艺术史和历史地理。

主要著作:

《我们的经典》,三联书店,2014年。

《我们的中国》,三联书店,2016年。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8年。

《兰台万卷——读〈汉书·艺文志〉》,三联书店,2011年。

《入山与出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

《铄古铸今》,三联书店,2007年。

《波斯笔记》,三联书店,2019年(已经第四次印刷)。

《万变》,三联书店,2016年。

《子弹库帛书》,文物出版社,2017年。英译本:The Chu Silk Manuscripts from Zidanku,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vol. 1: Discovery and transmissi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20.

《中国方术正考》,中华书局,2006年。

《中国方术续考》,中华书局,2006年。

《吴孙子发微》(增订典藏本),中华书局,2014年。

《兵以诈立——我读〈孙子〉》(典藏本),中华书局,2006年。

《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待兔轩文存》(读史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待兔轩文存》(说文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特别提示

1. 线下讲座面向清华大学校内师生开放,请配合现场疫情防控工作。

入场时间为当日14:30,入场人数控制在380人,额满即止。

2. 欢迎通过“学堂在线”观看本场活动的线上直播。线上观众应尊重组织单位及主讲人对本场活动音像内容拥有的版权,请勿录音、录屏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侵权必究。

直播二维码:

直播地址:

https://www.xuetangx.com/live/live20221018jbcq/live20221018jbcq/14451898/27058628?channel=i.area.course_list_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