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24日,清华大学“纪念闻一多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古典学论坛暨《甲骨文摹本大系》编纂座谈会”在清华大学近春园成功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11月23日下午,“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古典学论坛”开幕,论坛由黄天树教授主持,共有7位专家学者作主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宋镇豪教授汇报了山东博物馆与天津博物馆所藏甲骨的整理情况。故宫博物院王素研究员汇报了故宫博物院所藏甲骨的整理情况。国家图书馆赵爱学副研究馆员汇报了国家图书馆所藏甲骨的整理情况。北京大学李宗焜教授介绍了河南博物馆旧藏甲骨整理的概况。郑州大学黄锡全教授讲述了在编纂《甲骨春秋-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纪念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河南大学王蕴智教授介绍了商代文字可释字形的基本整理情况。北京大学董珊教授总结了闻一多先生在楚辞、诗歌、古文字等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

(黄天树教授介绍《甲骨文摹本大系》编纂情况)

(会议现场)
24日上午,“《甲骨文摹本大系》编纂座谈会”召开,座谈会由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教授主持。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副处长孟延春教授出席座谈会并致辞。孟延春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感谢,介绍了清华大学的甲骨学研究传统和清华人文学科的发展现状,表达了学校对《甲骨文摹本大系》寄予很高期望。
随后,首席专家黄天树教授介绍了《甲骨文摹本大系》的编纂情况,北京大学出版社杜若明先生从编辑出版角度谈及对《甲骨文摹本大系》的想法。吉林大学吴振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宋镇豪教授就《甲骨文摹本大系》的书名、体例等若干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郑州大学黄锡全教授建议集拓本、摹本等为一体,编纂一部集大成性质的著录书,嘉惠学林。故宫博物院王素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源教授、复旦大学蒋玉斌研究员、上海博物馆葛亮副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就《甲骨文摹本大系》的排版与摹写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在摹本中表现出书风、对特殊的守兆形式应予以重视、应注意一些重要字形信息、数字摹本如何绘制等等。国家图书馆胡辉平副研究馆员谈及甲骨资源库中分类与检索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黄国辉副教授申论了对“家谱刻辭”真伪问题的看法。
最后,黄德宽教授对会议进行总结。
此次会议在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和贺信精神,促进新时代甲骨材料的全面整理与甲骨学研究,推进甲骨文研究再上新台阶。
(文字:吴丽婉 图片:朱学斌 编辑:侯建科 审核:贾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