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李学勤教授主编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荣获唯一一项一等奖;赵平安教授的著作《秦西汉印章研究》摘得三等奖。这也是继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之后,清华简整理报告获得的又一项重要奖项。

黄德宽教授作为嘉宾出席 贾连翔 摄

刘国忠教授代表清华简整理团队领奖 贾连翔 摄
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教授与副主任刘国忠教授等分别作为嘉宾与领奖代表出席了颁奖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为一等奖颁奖并讲话。

清华简整理团队领奖代表与郭沫若先生之女郭庶英(右三)、郭平英(左二)合影 李红薇 摄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于1998年7月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设立,为部委级学术成果奖项,是目前中国历史学界的权威荣誉奖项。该奖授予在中国历史学,包括通史、断代史、专史(含科技史),考古学、古文字学和古人类学等研究领域,由中国籍学者完成并公开出版的优秀学术著作,同时向该著作的出版社和责任编辑颁发奖励证书。至2019年11月,已经顺利举办五届,共有147部史学专著获奖。
【清华简整理报告简介】
2008年7月,一批流散境外的战国竹简被抢救入藏清华大学,由李学勤教授领衔的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随即展开了相关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是继郭店简、上博简之后又一批珍贵的战国竹简。其特点是数量大,内容具有唯一性,多为湮没两千余年的经史类典籍。清华简的整理出版计划分为15辑,以每年一辑的进度陆续出版,将对中国古文字学、古代史、思想史等学科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书影
【《秦西汉印章研究》简介】
该书不仅对秦和西汉的印章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而且还收录了秦西汉时期几千枚印谱,是目前为止收集资料最为完备的研究成果,为后人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西汉印章研究》书影
(文字:程浩 编辑:侯建科 审核:贾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