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博士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

9月27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对外正式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立项名单,共有174个课题获批立项。其中,中心博士后任攀申报的 “汉晋简牍名物词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9VJX091)获批立项。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重点支持对国家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研究投入不足的基础学科,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价值而亟需抢救的濒危学科,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具有重要作用而有待加强的特色学科等。其中,冷门“绝学”主要是指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一些文化特色鲜明、学术价值独特、研究难度较大、研究群体很小甚至面临失传危险的传统学科或研究方向。

附:出土文献与古文献相关等方面立项名单:(姓名+责任单位+立项课题名称)

李锐(北京师范大学):新出简帛与战国古史系统研究

鲁家亮(武汉大学):里耶秦简所见秦代县制研究

苏俊林(西南大学):岳麓秦简《奏谳文书》汇校与研究

孙占宇(兰州城市学院):肩水金关汉简分类集成研究

张双智(北京师范大学):唐至民国时期涉藏碑刻文献整理与研究

张楠(清华大学):中国古天文仪象文献整理、校注与研究

后晓荣(首都师范大学):汉书地理志新证

朱立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唐鸿胪井石刻”与崔訢出使册封渤海研究

林航(杭州师范大学):德国藏丝绸之路考古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

周晓陆(西安美术学院):汉魏至隋唐墓葬的天文学内容研究

张闻捷(厦门大学):周代乐钟制度研究

朱红林(吉林大学):《周礼》郑注的考古学研究

黄锦前(河南大学):新出曾霸铜器铭文与江汉汾浍地区文明进程研究

任攀(清华大学):汉晋简牍名物词整理与研究

谭德兴(贵州大学):湘黔滇古驿道贵州段石刻文献整理与研究

岳晓峰(浙江大学):楚系简帛文献词义研究及词典编撰

张学城(南通大学):中国传统语文辞书所录“古文”研究及数据库建设

余柯君(复旦大学):金刚智、善无畏梵汉对音谱与汉语中古音研究

陈英杰(首都师范大学):唐兰文字学理论体系研究

洪飏(辽宁师范大学):百年来甲骨文考释实践研究

张惟捷(厦门大学):史语所藏殷墟一至十五次挖掘甲骨目验整理与研究

黄益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与殷礼研究

张富海(复旦大学):基于古文字谐声假借的汉语上古音研究

陈荣杰(西南大学):走马楼吴简异体字整理与研究

黄甜甜(华中师范大学):基于出土文献的《诗经》文本用字研究

丁治民(上海大学):敦煌本王韵与唐宋诸本韵书比较研究

多杰东智(西北民族大学):敦煌文献中的象雄语言文字研究

黄征(南京师范大学):敦煌文献集部校录整理与研究

林生海(安徽师范大学):敦煌民间信仰文献整理与研究

刘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黄帝内经》古音研究

熊益亮(北京中医药大学):基于先秦两汉涉医简帛的早期中医药文化溯源研究

王兴伊(上海中医药大学):多元文化视域下吐鲁番出土医学文书交流互鉴研究

张继刚(西北师范大学):出土简牍所见体育健身资料整理与研究

王柯(武汉纺织大学):楚国服饰研究

(附录转自“古文字微刊”微信公众号)

(编辑:侯建科 审核:贾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