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
李霜洁,女,1989年生,湖南邵阳人。2007年9月至2011年7月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就读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获文学硕士学位;2014年9月至2022年1月,就读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获文学博士学位;2022年3月至2024年7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计算甲骨学方向)。2024年8月入职本中心,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古文字学、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与应用。
学位论文与工作报告
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科学智能下的计算甲骨研究》(Computational Jiaguology under AI for Science),合作导师:刘知远副教授,2024年8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评审通过。
博士学位论文:《〈甲骨文合集补编〉类纂及相关问题研究》,指导教师:刘钊教授,2021年12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答辩通过。
硕士学位论文:《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刻辞类纂》,指导教师:刘钊教授,2014年6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答辩通过。
主要著作
刘钊、郑健飞、李霜洁、程少轩:《马王堆汉墓简帛文字全编》,中华书局,2020年;
李霜洁:《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刻辞类纂》,中华书局,2017年;
刘钊、洪飏、张新俊、周忠兵、张传官、李霜洁、任攀、高原:《新甲骨文编(增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
主要论文
2024年
李霜洁、蒋玉斌:《人工智能引导人类直觉产生的甲骨新缀第41-50组》(共同通讯作者),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预印本),2024年10月23日;
李霜洁:《人工智能引导人类直觉产生的甲骨新缀第32-40组》,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预印本),2024年2月19日;
李霜洁:《人工智能引导人类直觉产生的甲骨新缀第31组——续补殷墟卜辞中的贞人网络》,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预印本),2024年2月4日;
李霜洁:《人工智能引导人类直觉产生的甲骨新缀第21-30组》,《出土文献》2024年第2期,第17-23页;
李霜洁、蒋玉斌、王子杨、刘知远、孙茂松:《数智增强的古文字文献新整理:以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为例》,《中国古典学》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6月,第67-86页;
蒋玉斌、李霜洁、杨熠:《人工智能引导人类直觉产生的甲骨新缀第1-20组》(共同通讯作者),《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1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5月,第162-177页;
2021年
李霜洁:《殷墟卜辞中的贞人网络——兼论运用图论中的完全图来交叉确定多人共时关系》,《出土文献》2021年第4期,第44-58页;
2019年
李霜洁:《何组胛骨缀合一则》,《出土文献》2019年第2期,第23-28页。
获奖情况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语言学著作类二等奖(《马王堆汉墓简帛文字全编》),2024年;
上海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马王堆汉墓简帛文字全编》),2023年;
中国出版协会“2020年度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一等奖(《马王堆汉墓简帛文字全编》),2021年;
中华书局“2020年度双十佳图书(古籍学术类)”(《马王堆汉墓简帛文字全编》),2020年;
中国出版协会“2017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刻辞类纂》),2018年;
中华书局“2017年度双十佳图书(古籍学术类)”(《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刻辞类纂》),2017年。
学术交流情况
教育部语信司“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优秀中青年学者研修班”,研修,2023年7月23-29日;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访问研修,2015年5月1-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