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
刘国忠,男,1969年生,福建政和人。1987年9月至1991年7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1年9月至1994年7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先秦史方向),师从晁福林教授,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文献学专业(学术史文献方向),师从李学勤教授、葛兆光教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7年起任教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简帛学。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12)。
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
开设课程
本科生:中国文化名著导读、走近清华简、先秦史、考古发现与《史记》、出土文献选读、人文学科文献检索暨学术论文写作
研究生:专书研究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华简与儒家经典的形成发展研究”(16ZDA114),主持,在研;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华简《逸周书》类文献研究”(15LSB006),主持,结项。
主要著作
《简帛有声:出土简帛的文献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24年;
《唐宋时期命理文献初探(修订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24年;
《走近清华简(英文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2024年;
《走近清华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增补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1949-2019)》(与李均明、刘光胜、邬文玲合作,第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1949-2009)》(与李均明、刘光胜、邬文玲合作,第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唐宋时期命理文献初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古代帛书》,文物出版社,2004年;
《〈五行大义〉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余嘉锡、杨树达卷》(与李学勤、王志平合编,第二作者),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此外,主编有《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隋唐至清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金石古文字学术典籍丛刊》(共125册,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年)、《金石篆刻学术典籍丛刊》(共90册,安徽人民出版社,2017年)。
主要论文
2024年
《李学勤先生与清华简》,《邯郸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
《论悬泉简中的诏书佚篇》,《史学月刊》2024年第6期;
《再造传统—晚周诸子对“民之父母”观念的重构与反思》(与刘子珍合作),《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
《清华简与〈史记〉的相关记述》(与吴安娜合作),《中国文化史研究》2024年第2期;
《清华简〈畏天用身〉与〈逸周书〉三训对比研究》,《东西人文》(韩国)2024年第25号;
《中国学术研究与文化发展的一段嘉话》,《光明日报》2024年7月27日第1版;
《从“清华简”看甲骨文》,《河南日报》2024年7月10日;
2023年
《纪念李学勤先生90诞辰学术座谈会综述》,《江汉考古》2023年第6期;
《李学勤先生勤学二三事》,《中华读书报》2023年12月8日;
《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22·中国古代史》(与彭勇合撰),北京出版社,2023年;
2022年
《据清华简释〈中庸〉“武王末受命”》,《学术界》2022年第2期;
《读〈简帛学理论与实践〉第一辑》,《中国史研究动态》2022年第6期;
《〈铜器历日研究〉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
2021年
《清华简与西周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
2020年
《清华简的收藏及其学术价值》,《艺术品》2020年第11期;
2019年
《〈春秋〉始于隐公新解—以清华简〈系年〉为切入点》(与白国红合作,第二作者),《中国史研究》2019年第4期;
《李学勤先生与国际汉学研究的学科建设》,《国际汉学》2019年第2期;
2018年
《清华简〈治邦之道〉初探》,《文物》2018年第9期;
《杜勇教授〈清华简与古史探赜〉读后》,《中国史研究动态》2018年第4期;
2017年
《也谈清华简〈厚父〉的撰作时代和性质》,《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从清华简〈命训〉看早期中国的三命观》,《哲学与文化》2017年10月号;
《流散简帛资料的整理及其学术价值》,《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18年第2期全文转载)
2016年
《读长沙五一广场所出东汉简札记(二则)》,《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中西书局,2016年,第454-458页;
《对于简帛学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16年第10期全文转载)
《清华简〈管仲〉初探》,《文物》2016年第3期;
《清华简〈命训〉中的命论补正》,《中国史研究》2016年第1期;
2015年
《清华简〈傅说之命〉梦境试析》,《出土文献》第六辑,中西书局,2015年,第176-183页;
《清华简〈命训〉初探》,《深圳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2014年
《从长沙五一广场J1③︰264-294号木牍看东汉的度田》,《古文字与古代史》第四辑,台湾“中研院”史语所,2014年,第537-546页;
2011年
《〈尚书·酒诰〉“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1期;
2009年
《〈李虚中命书〉真伪辨》,《东方文化》(香港)2009年第42卷;
《清华简〈保训〉与周文王事商》,《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周文王称王史事辨》,《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徐子平相关事迹辨证》,《东岳论丛》2009年第5期;
《六朝时期的纬学》,《史学月刊》2009年第2期;
2006年
《四库本〈珞琭子赋注〉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与学术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3-232页;《〈五行精纪〉与〈三命通会〉》,《华学》第八辑,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第259-270页;
《侯马盟书数术内容探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
2005年
《〈越绝书·记军气〉篇试论》(与李学勤先生合作),《海峡两岸越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27页;
《中国古代数术研究综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004年
《帛书〈式法〉“徙”篇试论》,《新出简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92-194页;
2001年
《马王堆帛书〈刑德〉乙篇再探》,《新古典新义》,台湾学生书局,2001年;
2000年
《〈唐五代韵书集存·辑逸〉补遗》,《清华汉学研究》第3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学术交流情况
从1999年至今,多次赴美国、韩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学术会议。其中,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受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赴韩国延世大学哲学研究所从事一年的访问学者工作;2006年8月至2006年9月,受中英学术基金会资助,赴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从事一个月的访问学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