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本科生暑期专业实践课程纪要

今年夏季学期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贾连翔老师和郭伟涛老师开设了本科生专业实践课程,本次课程一改过去单纯的采风考察,而是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科研实践环节,目的是将科研实践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以研促学。根据课程教学安排,619日,由中心郭伟涛副教授、袁婧老师、唐诗老师、张驰老师带队,来自清华大学日新书院和人文学院历史系本科生共17人组成的课程实践团赴青海省西宁市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课程实践团抵达西宁

本次课程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协助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重新拍照、整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土的青海大通上孙家寨简。620日一早,课程实践团一行人来到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考古所摄影室搭建简牍提取、拍照和红外扫描设备。上午,在湖北省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老师的教学和指导下,考古所工作人员和同学们开始分批进行简牍提取、清理工作。负责简牍拍照和扫描工作的唐诗老师、张驰老师对部分简牍进行了预拍摄并调试设备,以求达到最清晰的图像效果。两位老师也耐心指导了同学们简牍图片裁切、编号的方法和流程。各位同学也都明确了自身分工,为接下来简牍整理、拍照工作做好了准备。

方北松老师指导简牍整理工作

方北松老师示范简牍提取工作

唐诗老师、张驰老师指导同学裁切图像

21日一早,课程实践团一行人来到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考古所李国华主任的协助下按批次从库房中取出木简,整理、拍照、编号后再重新封装,送回库房保存。整套流程紧张、忙碌却有条不紊。经过一上午的工作,同学们已经能够十分熟练地完成自身任务,与老师们拍照、扫描工作配合默契,整理效率逐渐提高。协助老师对扫描图片进行裁切、编号的日新书院古文字班张弋阳同学在实践中认识到:“登记扫描图片号的工作看似十分简单,实则需要有相当的细心和耐心,因为一旦登记出现疏误,就很有可能会对后续的工作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每当我完成一版图片的登记之后,都会对其进行多次的核查,自己的耐心和定力在这个过程中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也认识到了对待任何一项工作,无论其简单与否,我们都应该给以百分之百的投入与专注。”下午五点半,课程实践团结束了第一天的工作,超额完成了预定扫描任务,为简牍的整理工作开了一个好头。各位同学经过一天的亲身体验也充分了解了简牍图像采集的基本流程。

22日恰逢端午假期,课程实践团一行人在郭伟涛老师、袁婧老师的带领下赴塔尔寺、青海湖考察。在塔尔寺,课程实践团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了解了藏传佛教的起源和流派,了解了塔尔寺的历史沿革和传说。在塔尔寺中领略了藏传佛教建筑特色,欣赏了青海塔尔寺艺术三绝——酥油花、壁画和堆绣。“塔尔寺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寺院,几百年来不断修建缮造,建国后作为旅游景观开放。这里既有游人如织的喧闹,也有超然世外的安然。塔尔寺是了解藏传佛教的一扇窗口,我们漫步其中,聆听僧人虔敬诵经,游览寺中历史遗存,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从塔尔寺中我们便足以窥见藏民虔诚的信仰。”来自日新书院历史专业的康晗凝同学在参观完塔尔寺后如是说道。

感受完青海塔尔寺独特的文化魅力后,下午,课程实践团来到了美丽的青海湖,领略大美青海的自然风光。青海湖是中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也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环境的重要水体。翻过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分界线——平均海拔四千米的日月山,青海湖淡蓝色的水面犹如宝石一般镶嵌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之中。湖面一望无际,在远处与云端相连,听导游说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能够一眼望尽青海湖全貌,可惜天公不作美,来时正逢阴雨天。来到青海湖岸边,坐船经过中国第一个鱼雷发射实验基地151,到达二郎剑景区时几束阳光突然映射在湖面上,在阳光照耀下湖水变成了浅绿色,湖面突然变得色彩缤纷,与远处山峰中的乌云形成鲜明对比,正可谓“东边日出西边雨”。在沙洲上同学们看到了各种翱翔于湖面的水鸟,在水中看到了成群的湟鱼,听导游说青海湖随着近几年生态保护的加强,湖水面积逐渐扩大,生物种类也日渐丰富,这次游览使同学们直观认识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当晚,课程实践团回到西宁,准备明天的工作。

课程实践团在塔尔寺

课程实践团在青海湖

23日一早,课程实践团的同学们还没有褪去青海湖游览的喜悦,又开始忙碌的简牍整理工作。各位同学根据之前的分工,很快投入到简牍整理工作中,工作进度也加快了许多。与此同时,在考古所会议室,部分同学在两位课程助教的带领下根据刚刚拍摄的木简清晰图片和红外照片对大通上孙家寨简进行释文校订和残简缀合。

26日下午,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刘宏副司长与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黄德宽主任来到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看望课程实践团同学们并考察简牍整理工作。期间刘宏副司长、黄德宽主任与课程实践团同学们亲切交流,详细询问简牍整理工作、在西宁生活、课程学业、研究兴趣等情况,鼓励同学们甘心坐“冷板凳”,努力钻研、刻苦学习,让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

刘宏副司长、黄德宽主任在考古所看望学生

随着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经过五天的辛勤工作,在26日晚课程实践团和青海省考古所工作人员终于完成了青海大通上孙家寨简整理、拍照和扫描工作的全部工作。工作结束后日新书院古文字班的程泽同学感触颇多:“此次去青海省考古所实习,我们主要负责协助老师和考古所工作人员对上孙家寨汉简进行重新拍照和红外扫描。我们在现场近距离观察文物移动和保存的操作,感受到文物工作者对待文物的谨慎与敬畏;我们利用新鲜出炉的清晰图版辨识汉简文字,在助教的带领下对原版释文进行修订,也在阅读中感受到原版释文的来之不易——木简残断严重,不少字迹难辨,内容多古奥军法,需要整理者有广博的阅读视野和扎实的文字学功底,我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工作结束后同学们与考古所老师在工作室合影

27日下午,刘宏副司长、黄德宽主任带领课程实践团同学们在青海省博物馆王先进馆长的陪同下参观青海省博物馆。在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中同学们深入了解了青海省的历史发展,对青海省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日新书院古文字班的李岱宸同学在参观后总结道:“青海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基本是在青海当地考古遗址里出土和采集的,其中最古老的打制石器可以上溯到距今23000年的旧石器时代。还有著名的仰韶文化尖底瓶和舞蹈纹彩陶盆,曾经只在书本里见过图片,这次也近距离一睹风采。到了西汉,朝廷在青海设金城郡,这一时期的文物以汉墓出土的铜镜、铜灯等青铜器为主,我们这次实习整理的上孙家寨汉简即属于这一时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青海地处丝绸之路吐谷浑道,成为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熔炉,出现了带有鲜卑文化色彩的双马形牌饰,还有罗马金币和波斯萨珊王朝银币等等。隋唐时期,吐蕃政权对青海的统治又为当地注入吐蕃文化的元素,比如都兰热水墓群出土的金银器,就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色。这些珍贵的文物记录和保存了青海的悠久历史。此外,还有数量繁多的民族宗教类文物也展现了青海独特的地域文化。”

在参观中同学们尤其对博物馆中“青海省考古成果展”十分感兴趣,在这一展览中同学们不仅了解了青海省重要考古发现如喇家遗址、血渭一号墓等等,更对考古工作者的日常工作、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展览中同学们还看到了这些天参与整理的青海大通上孙家寨简,感到格外亲切。

课程实践团在青海省博物馆参观学习

28日早晨,课程实践团结束了在青海西宁的全部工作和考察,在老师们和课程助教的带领下乘坐火车返回北京。本次本科生专业实践课程是日新书院与人文学院本科生专业课程,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进一步深化历史、中文与古文字学本科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升对历史文物的“现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