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學勤先生《清華簡及古代文明》日前已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全書精裝16開,定價108圓。全書目錄如下:
上編 論文·講演
在“新時期炎黃文化研究的回顧與思考學術研討會”上的主題發言
穿越與反思——我們為什麼以及怎麼樣探索古代文明
追根溯源——現代人怎樣認識遙遠的古代
中國古代的錢幣和錢幣文化
秦人出自商奄的又一重大證據
曾國新發現的重要意義
吳越歷史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珍秦齋藏甲骨文》考釋
讀《殷虛卜辭後編考釋》
冷門“絕學”的新希望
論周公廟“薄姑”腹甲卜辭
絳縣橫水二號墓卣銘讀釋
曾侯(月+與)編鐘銘文前半釋讀
胡應姬鼎試釋
試說“達殷之命”
試說新出現的胡國方鼎
試說南公與南宮氏
正月曾侯(月+與+攴)編鐘銘文前半詳解
論一篇記述土地轉讓的西周金文
論陶觥及所記史事
當前青銅器研究的幾個問題
再釋(柬+黽)方尊
畯簋銘文讀釋
郭伯簋的再研究
魚尊銘文簡釋
新見(工+工)簋與“周有八士”
試釋所謂“寡子卣”
非盂銘文試析
胡應姬鼎再釋
楚文字研究的過去與現在
說文解字五篇
清華簡與先秦思想文化
清華簡的整理研究工作簡介
清華簡與古代文獻
我與清華簡的初步整理與研究
“清華簡《算表》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
由《系年》第二章論鄭國初年史事
清華簡再現《尚書》佚篇
《家語》與上博簡《詩論》
關於清華簡《筮法》的五點認識和五個問題
清華簡《厚父》與《孟子》引《書》
有關春秋史事的清華簡五種綜述
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成果發佈會上的講話
《周易》講稿
讀書與治學
關於《周易》的“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之說
《大誥》尹氏及有關問題
下編 序跋·雜文
“教師節”大會上的發言
在“國際《尚書》學會首屆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
在“全國首屆出土文獻與秦文化研究高層論壇”上的致辭
蕭春源《珍秦齋藏甲骨文》前言
董珊《吳越題銘研究》序
趙榮光《中國飲食文化史》序
孫敬明《濰水集》序
在2014年春季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王光慶等《天水通史·先秦卷》序
《夏商周文明研究》後記
馬寶善《易道宇宙觀》序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建所6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
《具茨山岩畫調查報告》序
王綱懷《漢鏡銘文圖集》序
在“《儒藏》精華編百冊出版發佈會”上的講話
郭偉川《〈周禮〉制度淵源與成書年代新考》序
把握根本抓住主線——在《易道·德行說》專家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
王美盛《籀篆字形沿革》序言
“第五屆中國國際易道論壇”賀信
《細講中國歷史叢書》序言
《新出青銅器研究》(增訂本)後記
姬傳東等《姓氏源流中堂畫》序
“國學大典”致謝辭
《天齋樓藏文字瓦當六十品》序
朱明歧《古磚薈》序
“儒學傳承與創新獎”賀信
葉舒憲《圖說中華文明發生史》序
《新泰出土田齊陶文》序
李玉潔《先秦喪葬與祭祖研究》序
陳英傑《容庚青銅器學》序
在“簡帛文字與書法國際研討會”上的致辭
致“第九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的感謝辭
在蘇州市傳統文化研究會聚會上的致辭
在《細講中國歷史叢書》出版座談會上的發言
紀念《考古》創刊六十周年筆談
《金石古文字學術典籍叢刊》序言
《孔子文化獎學術精粹叢書·李學勤卷》自序
《故宮博物院〈四庫全書〉撤出本彙編》序
賈文忠等《吉金萃影》序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童蒙專業委員會成立賀詞
《周文化叢書》序
《清華簡〈系年〉與古史新探研究叢書》序
張宏林《鑒鏡遺韻:中國古代銅鏡文集》序
徐占勇等《有銘青銅兵器圖錄》序
在清華簡《系年》與古史新探學術研討會暨叢書發佈會上的致辭
新思考振興國學——在“第六屆中國國際易道論壇”上的致辭
“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會第十四次年會”致辭
在人文學院“人事改革”啟動會上的發言
“吳玉章獎”獲獎感言
《史記人物大辭典》序
劉光勝《〈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整理研究》、劉成群《清華簡與古史甄微》序
王永生“中國貨幣史話”系列書序
《竹簡上的經典——清華簡文獻展》前言
感謝艾蘭教授的學術貢獻
在清華簡德國研討會上的致辭
推動史學大眾化通俗化
李荊林《女書與史前陶文研究》再版序
梁啟超《中國上古史》序
艾蘭《湮沒的思想》序
孫合肥《安徽商周金文彙編》序
致“彝族文化高峰論壇”的賀信
寧鎮疆《孔子家語新證》序
《青銅時代》導讀
在2016年“暑期研習營”開幕式上的致辭
《北京的城牆和城門》中譯本序
在“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21屆年會”上的致辭
曾國考古發現與研究暨紀念蘇家壟出土曾國青銅器五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致辭
《濱州通史》序
“會林文化獎”獲獎演講
《出土簡帛與古史再建結項報告》前言
熊長雲《新見秦漢度量衡器集存》序
趙平安《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續集》序
讀《陳簋齋彝器全形拓精選》小記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