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清华大学名誉教授

个人简介

张光裕,男,1945年生。1965年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69年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1974年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澳洲国立大学远东历史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现任香港恒生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系主任,兼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香港教育大学中文学院荣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客座教授,2021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礼学、古文字学、商周青铜器铭文辨伪、古代文献(包括出土简帛佚籍)研究。


主要著作

张光裕:《澹烟疏雨:张光裕问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张光裕:《雪斋学术论文二集》;台北:艺文印书馆,2004年;

张光裕、袁国华合著:《望山楚简校录附〈文字编〉》,台北:艺文印书馆,2004年;

张光裕、袁国华合编:《郭店楚简研究文字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99年;

张光裕、黄锡全、滕壬生主编:《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97年;

张光裕、曹锦炎主编:《东周鸟篆文字编》,台北:翰墨轩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

张光裕、袁国华合编:《包山楚简文字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92年;

张光裕:《雪斋学术论文集》,台北:艺文印书馆,1989年;

张光裕:《仪礼士昏礼、士相见之礼仪节研究》,台北:中华书局,1986年;

Noel Barnard & Cheung Kwong-yue (1984). Studies in Chinese Archaeology 1980/82: Reports on Visits to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the USA.; participation in conferences in these countries; and some notes and impressions. Hong Kong: Wen-hsueh-she.

张光裕、巴纳:《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汇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78年;

张光裕:《伪作先秦彝器铭文疏要》,香港:香港书局,1974年。


主要论文

2011年至今

《跋新见无其俎铭》,《青铜器与金文(第三辑)》,2019年,第17-22页;

《从古文字的“康”字谈古人的养生》,《出土文献与中国古典学》,上海:中西书局,2018年;

《新见〈用饮乘马匜〉铭试释》,《青铜器与金文(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1-15页;

《新见〈曾侯克父甘娄簠〉简释》,《青铜器与金文(第一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11-23页;

《读新见〈宋公铺〉二器札迻》,《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六辑)—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13-122

《错金吴王剑铭献疑》,《汉语言文字研究(第一辑)》,2014年,第115-118页;

《〈仪礼〉饮酒用觯小议》,《饶宗颐国学院院刊》创刊号,2014年,第7-14页;

《从简牍材料谈〈论语·先进〉篇“哂”字的释读》,《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七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82-188页;

《秦汉简帛所见病名辑证》,《华学(第十一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65-77页;

“Terms for Wine Utensils in Drinking Ceremonies Referred to in the Book of Etiquette and Ceremonial, Based on Newly Discovered Materials”, Chinese Cultural Relics, Volume 1, Number 1, Minneapolis: East View Press, 2014, pp.287-302.

《从新见材料谈仪礼饮酒礼中之醴柶及所用酒器问题》,《文物》2013年第12期,第67-75页;

《商周青铜器所见的“舌”族及相关诸器的考察》,《第四届古文字与古代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董作宾逝世五十周年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13年,第195-209页;

《清华简书写年代试探—“谦”“诚”二字形构的启示》,《战国秦汉的国家与社会》,清州:韩国忠北国立大学,2013年,第1-7页;

2001-2010

《〈诗·小雅·楚茨〉“勿替引之”与金文“日引勿替”互证申说》,《中国经学(第六辑)》,2010年,第27-32页;

《何簋铭文与西周史事新証》,《文物》2009年第2期,第53-56页;

“Some Notes on the Inscriptions of Xi’s Ritual Gui-tureen in Lecong Tang Collection and the Three Newly-found Wei’s Ritual Gui-tureens”,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Volume 49, 2009, Number 5.

《新见楚式青铜器群器铭试释》,《文物》2008年第1期,第21-38页;

《新见乐从堂尊铭文试释》,《第五届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

《西周伯父簋铭识小》,《华学(第九辑)》,2008年;

《战国楚竹书〈用曰〉》,马承源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83-306页;

《新见金文词汇两则》,《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从简帛所见“然句”看“句”、“后”、“”诸字的关系》,《简帛(第一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23-228页;

《战国楚竹书〈弟子问〉》,马承源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65-283页;

《战国楚竹书〈君子为礼〉》,马承源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51-264页;

《新见老簋铭文考释》,《考古与文物》“古文字论集”2005增刊页,2005年;

《战国楚竹书〈相邦之道〉》,马承源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31-238页;

《读新见西周并令簋铭文札迻》,《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简帛医药文献考释举隅》(与陈伟武合作,第一作者),《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04年第1期,第114-119页;

《出土古文字材料与经典诠释》,叶国良编《文献及语言知识与经典诠释的关系》,台湾: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3年,第85-115页;

《战国楚竹书〈从政〉甲、乙篇》,马承源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15-238页;

《新见西周“夹”簋铭文说释》,锺柏生主编《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古文字与商周文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2年,第107-144页;

《新见苏公乍晋妃匜侧记》,《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博物馆,2002年;

《香江新见彝铭两则》,《王叔岷先生学术成就与薪传论文集》,台北: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2002年;

《思源堂新藏西周害簋铭文识小》,《揖芬集—张政烺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991-2000

《新见曶簋铭文对金文研究的意义》,《文物》2000年第6期,第86-89页;

《中国文字起源的省思》,《跨世纪中国考古反思》,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

《西周遣器新识—否叔尊铭之启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期,1999年,第761-778页;

《新见“发孙虏鼎”及“畏凡伯怡父鼎”小记》,《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成都:巴蜀书店,1998年,第122-127页;

《仪礼与周代礼制研究的关系举隅》,《台大中文学报》1998年第10期,第341-346页;

《萍庐藏公朱右官鼎跋》,《中国文字》新第23期,1998年;

《香江新见蔡公子及蔡侯器述略》,《中国文字》新第22期,1998年;

《新见吴王夫差剑介绍及越王者旨戈、矛、剑浅说》,《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香港:青木出版社,1997年;

《武陵新见三十六古兵器集录》(与吴振武合作,第一作者),《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第6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35-384页;

《包山楚简释文札迻》,《中国文字》新第17期,1993年;

《介绍两件潍县仿作的大丰簋》,《中国文字》新第16期,1992年;

《商周V型卯合设计的青铜器搜探》,《文物》1991年第12期。


获奖情况

2004年,获美国宾西法利亚大学“杰出国际学人”称号;

《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汇编》获台湾出版界最高荣誉“金鼎奖”。


学术交流情况

20196月,代表香港恒生大学中文系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签订两校学生交流备忘录;

多次获邀出席清华大学举办的学术会议,并曾于201812月以“观堂集林·说俎”为题,在清华大学王国维学术讲座发表演讲;

1980-1990年间,在香港中文大学筹办及主持五届“中国古文字国际硏讨会”,四届“简帛医药文献国际硏讨会”,并负责主持大型研究计划“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Names of Chinese Medicine Found in Qin Han Bamboo/Silk Manuscripts and Hong Kong Chinese Her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