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

1021日-22日,由清华大学主办,古文字工程秘书处、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承办的首届“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21日上午,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开幕。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主任洪大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达慕思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艾兰(Sarah Allan),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朱凤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等13个国家4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开幕式。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主持开幕式。

邱勇致辞

邱勇在致辞中向长期关心支持清华大学发展、清华人文学科建设的各界朋友致以衷心感谢。邱勇表示,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在新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中国的大学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弘扬的重要载体,要努力成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重要力量。清华自建校之初就非常重视对“冷门绝学”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学校通过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培养高水平研究人才、积极推动古文字跨学科研究等,取得一批重要学术成果。相信此次论坛定会深化和拓展古文字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各文明交流互鉴,清华古文字研究也定会秉承“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迈上新征程,清华大学将深刻理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与社会各界同仁一道,努力筑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根基,为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世界文明交相辉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洪大用致辞

洪大用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语言文字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强调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清华大学举办此次论坛,邀请国内外古文字和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名师大家相聚清华园,以古文字和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为题开展深入交流研讨,是古文字研究界的一件喜事、盛事、要事。洪大用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多年来在资助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国家社科基金高度重视支持古文字研究工作,今后将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持续稳定加强支持力度,推动汉字文明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围绕深入推进古文字研究领域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洪大用提出四点希望:一是着力提升古文字学科群整体发展水平,形成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古文字研究的新方法、新范式;二是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准的原创性标志性成果,为推进文化复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更大的学术力量;三是着力推动建立德才兼备、学术精湛的人才队伍,为不断推进学术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四是着力加强国际学术合作、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华民族的元素、智慧和力量。

田立新致辞

田立新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背景下举办此次论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推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多次发表重要论述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国家大力支持开展相关研究,2020年启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全面系统开展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等古文字研究,揭示古文字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取得显著成效。要进一步深化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古代文明比较研究,推动海外古文字资料调查、研究成果外译等,立足世界角度阐释中华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她倡议海内外专家学者作为融通中外的使者,携手共进,为沟通中外文化、增进理解友谊合作作出更加积极的努力,以语言文化为纽带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艾兰致辞

艾兰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清华大学对入藏竹简的修复、保护、整理、出版付出的努力,介绍了西方早期中国研究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合作互动的重要性。她表示,西方学者严谨写作,多是供同专业的学者阅读,同时还要考虑吸引更多受众,这样的需求催生了新的视角,东西方学者视角的不同在交流互动中可以互相裨益。

朱凤瀚致辞

朱凤瀚表示,清华大学举办这样一场高规格、大规模的学术会议,特别选取古文字为主题,充分说明古文字对于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

彭刚主持开幕式

在第一场主旨报告环节,复旦大学教授裘锡圭请会务组代为发布了主旨文章。芝加哥大学教授夏含夷(Edward Louis Shaughnessy),牛津大学教授麦笛(Dirk Meyer),香港恒生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名誉教授张光裕分别作主旨演讲。

程浩先生代裘锡圭先生作主旨演讲

夏含夷作主旨演讲

麦笛作主旨演讲

张光裕作主旨演讲

裘锡圭在题为《涵义与“马那”类似的“精”这个词在殷墟卜辞和西周较早青铜器铭文中已经出现》的文章中认为,“精”出现很早,只不过不用“精”而用“晶”表示。夏含夷通过《想要与致使:四论周代“甶”字用法和意思》的演讲,强调了出土文献中的“思”字大多时候表示的词义是“想要”,而非通常认识中的“致使”。麦笛发表了题为《读安大简<论语>为一篇基于论述的文本:制造作为“哲学制度”的孔子》的演讲,认为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收录孔子及他的弟子零散言论的《论语》不同,安大简《仲尼曰》呈现出一致的语言和概念逻辑,或可将安徽大学《仲尼曰》视为代表战国时期“孔子”经典化的实证之一。在《新见清华简“谦”“诚”二字形构的沉思》的演讲中,张光裕认为“谦”“诚”二字形构理应晚出,复因辞例显示其词性隶属之印证,进而推测,清华简中部分简文书写年代或有可能隶属战国晚期偏晚。

论坛现场

开幕式及第一场主旨报告通过学堂在线等平台进行了全球直播,累计近45万人次观看。21日下午与22日上午,论坛分4组进行了小组讨论。

第一会场的报告主题是“中国早期国家与社会”,王素、刘钊、王进锋、黄益飞、杨勇、杜勇、小寺敦(Atsushi Kotera)、葛觉智(Georgiy Grebnyev)、刘光胜、阿列霞(Olesia Volkova)、陈永生、洪飏、陈立强(Charles Theodore Sanft)、陈侃理、郑伊凡、史达(Thies Staack)、张淑一、罗小华、谢广普等19位学者围绕该主题依次报告了论文。文章涵盖经典文献、早期礼俗、社会结构等方面,类型多样,视角开阔。本场报告的最大特点是许多与会学者在探讨中国早期国家社会的基础上,特别注重中外对比,这恰恰说明学术创新需要建立在交流的基础上,而这也是本次国际论坛的办会目标之一。

1021日下午第一会场报告人照片

王素报告论文

刘钊报告论文

王进锋报告论文

黄益飞报告论文

杨勇报告论文

杜勇报告论文

小寺敦报告论文

葛觉智报告论文

刘光胜报告论文

阿列霞报告论文

陈永生报告论文

主持人罗新慧

主持人窦兆锐

1022日上午第一会场报告人照片

洪飏报告论文

陈立强报告论文

陈侃理报告论文

郑伊凡报告论文

史达报告论文

张淑一报告论文

罗小华报告论文

谢广普报告论文

主持人张淑一

主持人陈侃理

第一会场学者风采

第二会场的报告主题是“清华简专题研究”,季旭昇、梅林(Maddalena Poli)、范丽梅、黄冠云、苏建洲、徐建委、肖芸晓、武致知(Rens Krijgsman)、石小力、魏栋、石从斌、夏德安、马克(Marc Kalinowski)、曹峰、程薇、裴彦士(Jens Ostergaard Petersen)、邓国军、刘国忠、马楠、陈伟武等20位学者围绕该主题依次报告了论文。涉及的清华简篇目既有出版超过十年的《祭公》《楚居》《系年》等篇目,也有即将出版的清华简第13辑中的内容;既有涉及字词考释的文章,也有以其为基础所衍生出的“历史考据”“文本结构研究”“经学思想义理”等方面的探讨;追踪新热点与解决旧问题并重,基础研究与思想推阐共见。尤为突出的是学者对以《五纪》为代表的数术类内容的关注,讨论激烈,引得主持人李零先生特地在讨论间隙即兴报告了题为《〈五纪〉与“数术革命”》的演讲,参与到讨论中间。

1021日下午第二会场报告人照片

季旭昇报告论文

梅林报告论文

范丽梅报告论文

黄冠云报告论文

苏建洲报告论文

徐建委报告论文

肖芸晓报告论文

武致知报告论文

石小力报告论文

魏栋报告论文

石从斌报告论文

主持人李守奎

主持人陈伟武

1022日上午第二会场报告人照片

夏德安报告论文

马克报告论文

曹峰报告论文

程薇报告论文

裴彦士报告论文

邓国军报告论文


刘国忠报告论文

马楠报告论文

陈伟武报告论文


主持人李零

主持人程浩

第二会场学者风采

第三会场的报告主题是“商周文字研究”,黄天树、张玉金、沈培、林志强、王子杨、来国龙(Guolong Lai)、孙亚冰、赵爱学、杨杨、韩宇娇、崎川隆(Takashi Sakikawa)、风仪诚(Olivier Venture)、石安瑞(Ondrej Skrabal)、李春桃、刘丽、韩巍、李运富、何景成、王磊等19位学者围绕该主题依次报告了论文。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商周文字形体、字词用法的考证;二是商周青铜器及铭文制作的研究;三是商周古文字研究的方法与理论。关注的重点不限于文字本身,而是延及到青铜器本身以及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上。

1021日下午第三会场报告人照片

黄天树报告论文

张玉金报告论文

沈培报告论文

林志强报告论文

王子杨报告论文

来国龙报告论文

孙亚冰报告论文

赵爱学报告论文

杨杨报告论文

韩宇娇报告论文

崎川隆报告论文

1022日上午第三会场报告人照片

风仪诚报告论文

石安瑞报告论文

李春桃报告论文

刘丽报告论文

韩巍报告论文

李运富报告论文

何景成报告论文

王磊报告论文

主持人严志斌

主持人王子杨

第三会场学者风采

第四会场的报告主题是“战国秦汉文字研究”,蒋鲁敬、蒋伟男、赵晓斌、袁金平、蔡一峰、陈伟、夏玉婷(Maria Khayutina)、罗卫东、马增荣、郭伟涛、任攀、曹锦炎、顾史考(Scott Bradley Cook)、李博威(David Joseph Lebovitz)、乔伊文(与陈致合写)、李天虹、刘国胜、范常喜、李洪财等19位学者围绕该主题依次报告了论文。该会场的论文以战国楚简和秦汉简为主要研究材料,涉及战国楚简的有6篇,古玺及兵器铭文研究3篇,秦汉简研究7篇,古书训解与新证3篇。内容多样,异彩纷呈。

1021日下午第四会场报告人照片

蒋鲁敬报告论文

蒋伟男报告论文

赵晓斌报告论文

袁金平报告论文

蔡一峰报告论文

陈伟报告论文

夏玉婷报告论文

罗卫东报告论文

马增荣报告论文

郭伟涛报告论文

任攀报告论文

主持人李迎春

主持人陈红彦

1022日上午第四会场报告人照片

曹锦炎报告论文

顾史考报告论文

李博威报告论文

乔伊文报告论文

李天虹报告论文

刘国胜报告论文

范常喜报告论文

李洪财报告论文

主持人刘波

主持人刘绍刚

第四会场学者风采

第四会场学者合影

22日下午的第二场主旨报告环节,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柯马丁Martin Kern,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卜宪群,达慕思大学教授艾兰,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尤锐Yuri Pines,北京大学教授朱凤瀚作主旨演讲。

柯马丁作主旨演讲

卜宪群作主旨演讲

艾兰作主旨演讲

尤锐作主旨演讲

朱凤瀚作主旨演讲

主持人刘钊

柯马丁发表了题为《在简帛书与<毛诗>之间:出土文献能证明什么》的演讲,从安大简《诗经》一个词有不同写法的现象出发,否认了过去“先有一个文本,然后有一个阐释”的观点,认为文本的写法随着它的阐释而变化,一个词没有一个固定的写法,原因在于没有一个稳定的阐释。卜宪群发表了题为《两汉文化中的乡里认同与家国情怀》的演讲,阐明了乡里认同与家国情怀的关系,认为两汉在在乡里所塑造的一种内心信仰、价值观念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是高度一致的。艾兰发表了题为《蛇与龙:从商代艺术母体的观点看甲骨文字》的演讲,从艺术角度分辨了商代的两种蛇纹图案,认为他们分别对应《说文解字》中的“它”和“虫”字。尤锐发表了题为《论原始史料及其传承、整理和调整:从清华简<系年>看先秦史学作品的可信度》的演讲,通过对比《左传》《系年》等不同材料的历史书写,认为必须走出“一刀切”(one size fits all 的态度,必须认识到每一篇文献、每一章节、甚至每一句话都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历史可信度。在“走出疑古时代”的同时,要避免矫枉过正地进入“信古时代”。朱凤瀚发表了题为《是加嬭钟,还是曾侯钟》的演讲,辨析了几处与作器者有关的钟铭,认为枣树林M169出土的四组一套编钟,作器者应是曾侯宝,而不是嬭加,但鉴于钟铭未出现曾侯宝名,可将其称为“曾侯钟”。

经过两天的交流讨论,论坛于1022日下午圆满闭幕,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刘国忠主持闭幕式,刘光胜、苏建洲、李春桃、范常喜四位学者对所在分论坛的学术报告进行了总结。

刘光胜作第一会场学术报告总结

苏建洲作第二会场学术报告总结

李春桃作第三会场学术报告总结

范常喜作第四会场学术报告总结

黄德宽致闭幕辞

主持人刘国忠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做闭幕致辞。他认为,本次论坛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学术视角,共同探讨了古文字与中华文明的相关问题,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和真知灼见,体现了古文字、出土文献和中华文明研究的前沿水平,有以下主要收获:一是在古文字与早期中国历史文明研究方面,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的新观点,推进了对古代中国文明的研究和认识;二是关于清华简研究,是本次论坛的一个热点,对清华简字词释读、文本构成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深入开展清华简的整理和研究工作颇有启迪意义;三是在甲骨文、商周金文、战国秦汉简牍资料的整理、字词释读以及与传世文献字词互证等方面发布了一批新成果,展示了出土文献整理方法的创新和古文字释读取得的进展;四是在出土文献文本研究方面,涉及文本的制作、构成、性质和传播等问题,对一些文本现象展开了讨论,有助于出土文献文本研究的理论提升和具体研究实践,都是很值得重视的。他表示,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演进这些问题吸引了一代代中外学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取得了许多的有影响的成果,也更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在中华文明形成以及早期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上,中外学者由于学术背景、观察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所具理论的差异产生了一些分歧,然而这种分歧恰恰能推动我们加深对中国历史文明的讨论、探究,来寻求中华历史文明的发展演进历史渊源和真相。古文字与中华文明的研究存在的无穷魅力和种种需要解决的问题推动我们开辟了本论坛,为中外学者交流切磋、携手合作提供一个平台。中心希望和各位学者共动携手努力,争取给古文字和中华文明研究办一个发布最新、最高水平的代表作的平台。

闭幕式现场

本次论坛旨在深入发掘甲骨文等古文字的思想文化内涵,发扬和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推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百余位学者围绕以上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论坛同时在主楼大厅展出了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建设以来的实施成效和学术成果。论坛举办期间还开放了李学勤先生纪念室、部分清华简原简供学者们参观。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成果展

参观李学勤先生纪念室

参观清华简